然不能没有,宰相制度又岂能废除?
也只能削弱和限制其权力。
为此,历朝历代挖山不止。
唐的办法是制衡,用三省六部制把相权分为决策、审核和执行三块,同时改宰相府为政事堂,也就是变国务机关为国务会议,国务总理为国务委员。宋则分流,将军权和财权分给枢密院和三司,又将宰相分为正副。至于元,虽然只有中书一省,长官中书令却由皇太子担任,可谓监督。
然而怎么样呢?
主荒臣专,威福下移。
相权对皇权的威胁,简直就挥之不去。
既有历史经验,又有亲身经历,朱元璋这个流民出身的霸道总裁决定掀翻桌子,再也不按照什么“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分工合作”的游戏规则跟大家玩了。
结果却出乎意外。
掀翻桌子以后,天下并未大乱,没有了首脑的政府也没垮台,反倒是即便皇帝不上朝,国家机器也正常运转。权臣专政或者篡位的事情,更是从未发生。
看来,扬汤止沸,真不如釜底抽薪。
维护皇权的人非常满意。
留下的隐患,却很少有人想到和关注。
所以,清人入关以后,就全盘继承了朱元璋的这个制度安排,同样不设立宰相和相关机构。秦汉建立并且延续到元的宰相制度,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
也就是说,除明初十三年,明清两代没有宰相。
不过这样一来,就有了一个问题:原来按照分工由宰相负责的那部分工作,谁来做呢?
朱元璋和他的儿子自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