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28)所说之不足凭。第三篇《再论原始民族的艺术》则批判主张游戏本能,先于劳动的人们之误,且用丰富的实证和严正的论理,以究明有用对象的生产(劳动),先于艺术生产这一个唯物史观的根本底命题。详言之,即蒲力汗诺夫之所究明,是社会人之看事物和现象,最初是从功利底观点的,到后来才移到审美底观点去。在一切人类所以为美的东西,就是于他有用——于为了生存而和自然以及别的社会人生的斗争上有着意义的东西。功用由理性而被认识,但美则凭直感底能力而被认识。享乐着美的时候,虽然几乎并不想到功用,但可由科学底分析而被发见。所以美底享乐的特殊性,即在那直接性,然而美底愉乐的根柢里,倘不伏着功用,那事物也就不见得美了。并非人为美而存在,乃是美为人而存在的。——这结论,便是蒲力汗诺夫将唯心史观者所深恶痛绝的社会,种族,阶级的功利主义底见解,引入艺术里去了。
看第三篇的收梢,则蒲力汗诺夫豫备继此讨论的,是人种学上的旧式的分类,是否合于实际。但竟没有作,这里也只好就此算作完结了。
五
这书所据的本子,是日本外村史郎的译本。在先已有林柏先生的翻译,本也可以不必再译了,但因为丛书的目录早经决定,只得仍来做这一番很近徒劳的工夫。当翻译之际,也常常参考林译的书,采用了些比日译更好的名词,有时句法也大约受些影响,而且前车可鉴,使我屡免于误译,这是应当十分感谢的。
序言的四节中,除第三节全出于翻译外,其余是杂采什维诺夫的《露西亚社会民主劳动党史》,山内封介的《露西亚革命运动史》和《普罗列塔利亚艺术教程》余录中的《蒲力汗诺夫和艺术》而就的。临时急就,错误必所不免,只能算一个粗略的导言。至于最紧要的关于艺术全般,在此却未曾涉及者,因为在先已有瓦勒夫松的《蒲力汗诺夫与艺术问题》,附印在《苏俄的文艺论战》(《未名丛刊》(29)之一)之后,不久又将有列什涅夫《文艺批评论》和雅各武莱夫的《蒲力汗诺夫论》(皆是本丛书(30)之一)出版,或则简明,或则浩博,决非译者所能企及其万一,所以不如不说,希望读者自去研究他们的文章。
最末这一篇,是译自藏原惟人所译的《阶级社会的艺术》,曾在《春潮月刊》(31)上登载过的。其中有蒲力汗诺夫自叙对于文艺的见解,可作本书第一篇的互证,便也附在卷尾了。
但自省译文,这回也还是“硬译”,能力只此,仍须读者伸指来寻线索,如读地图:这实在是非常抱歉的。
一九三○年五月八日之夜,鲁迅校毕记于上海闸北寓庐。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年六月一日《新地月刊》(即《萌芽月刊》第一卷第六期)。
《艺术论》包括普列汉诺夫的四篇论文:《论艺术》、《原始民族的艺术》、《再论原始民族的艺术》、《论文集〈二十年间〉第三版序》,一九三○年七月上海光华书局出版,为《科学的艺术论丛书》之一。
②民众主义通译民粹主义。
③亚历山大二世(1818~1881)俄国沙皇。一八五五年即位,后在彼得堡被民粹派的秘密团体民意党人炸死。
④“土地与自由党”又译“土地和自由社”,民粹派的组织,由普列汉诺夫、米哈依洛夫等于一八七六年在彼得堡建立。
⑤“均田党”通译“土地平分社”,一八七九年“土地和自.由社”分裂后成立,主要成员有普列汉诺夫、阿克雪里罗德、查苏利奇等。
⑥《资本论》第一卷的俄译本于一八七二年在彼得堡出版。它是《资本论》的第一个外文译本。
⑦《我们的对立》通译为《我们的意见分歧》。
⑧《历史上的一元底观察的发展》通译为《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
⑨辅车相依语见《左传》僖公五年。比喻事物的互相依存。辅,颊骨;车,牙床。
⑩Iskra(《火花》)即《火星报》。列宁创办的第一份全俄马克思主义秘密报纸。一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在德国莱比锡创刊,先后在慕尼黑、伦敦、日内瓦出版。列宁和普列汉诺夫都参加了编辑部的工作。在列宁的领导下,《火星报》草拟和发表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党纲草案,并在国内各城市成立了火星派组织,它实际上成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领导机关。从第五十二期起被孟什维克所把持,一九○三年十一月,列宁退出编辑部。该报出至一一二期停刊。
⑾布尔塞维克通译布尔什维克;门塞维克,通译孟什维克。
⑿日俄战争一九○四年二月至一九○五年九月,日本帝国主义同沙皇俄国之间为争夺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的侵略权益而进行的一次帝国主义战争。
⒀《赛宁》通译《沙宁》,俄国作家阿尔志跋绥夫所作的长篇小说,发表于一九○七年。主人公沙宁是个否定道德和社会理想,主张满足自身欲望的人物。
⒁门塞维克的取消派俄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