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古代兵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节 火绳枪
全长六尺多,重六斤。其形似火绳枪,适合单兵使用;由于备有子铳,故可轮流发射,这是赵士桢取欧洲火绳枪和小型佛郎机之长而制成的一种火绳枪。其母铳管安于铳床上,每支母铳配五个子铳。子铳长六寸,重十两,开有火门,内装火药与弹丸,平时装于皮袋中,每袋可装四个。从构造特点看,掣电铳是赵士桢所创火绳枪中性能最好的一种。

    除上述火绳枪外,明代后期还有剑枪、大追风枪,以及赵士桢创制的鹰扬铳、三长铳、震叠铳等火绳枪,它们都各有特点,争胜于一时。

    

(5)兵丁鸟枪

    兵丁鸟枪是清朝前期(即鸦片战争前)清军使用的一种火绳枪,枪管用铁制造,枪长2013毫米,铁弹丸重一钱,装药ib.三钱,木托下安330毫米的叉脚。满汉八旗士兵用黄色枪托,汉军用绿色枪托。兵丁鸟枪使用年代较长,但在枪身的形制构造与发火装置上都没有改进,在鸦片战争中,其落后之处已暴露无遗。

    

(6)抬枪

    抬枪出现于清道光年间,又称二人抬和抬炮。据耆英在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三月称,当时使用的抬枪长7.5尺,木鞘长五尺,装填火药3.5两,发射五钱重的铅丸,由二人用火绳点火发射,射程约300步(每步约五尺),射速每分钟一发。可见抬枪实际上是一种重型火绳枪,至今山海关城楼上还陈列着当年清军使用过的一种抬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