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雌剑名莫邪。干将自藏雌剑而献雄剑于吴王,雌剑因思念雄剑而经常悲鸣。后人常以干将、莫邪为宝剑的通称。这些美丽动人的传说虽有夸张之处,却也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吴越等国发达的造剑业的概况。由于这些诸侯国造剑事业兴旺发达,所以剑便成为这些国家步兵手中的利器。西汉时期的钢剑已经十分锋利。1978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出土一把东汉建初二年(公元77年)制造的钢剑,全长109厘米,剑身长88.5厘米。剑柄正面有隶书错金铭文:“建初二年蜀郡西工官王愔造五十湅□□□孙剑□。”经考古部门鉴定,此剑是用含碳量较高的炒钢为原料,经过反复锻造而成的,反映了东汉时蜀郡精湛的冶炼和铸剑的工艺水平。唐宋以后至明清时期,剑已经成为文武官员的佩饰品。
(3)匕首
匕首是一种以刺杀为主兼能砍击的两用兵器。是专用的卫体兵器。由短柄与短刃构成,构造形式与剑相似而更短,多为近战卫体之用。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用磨制的方法制成短柄骨匕首和石匕首。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一把短柄骨匕首,长18厘米,呈扁平三角形,其一面的中央有凸起的棱脊,两侧磨成利刃,向前收聚成锋,后部有一个大方孔,便于穿绳携带。由于匕首短小犀利,容易藏匿,所以常被古人用作行刺的利器。战国时,勇士荆轲为了报答燕国太子丹的恩待,把匕首卷藏在燕国的地图中。秦王展示地图,在匕首即将显露时,荆轲执匕首刺秦王。此次行刺虽未成功,但“图穷匕见”却成为人们流传至今的一个成语典故。为了提高匕首的刺杀作用,人们常在其刃部涂上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