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崩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动手,在工兵的指导下,迅速炸毁机场的所有设施,并且在机场跑道上每隔10米就挖一个深50厘米的坑,埋上一公斤炸药。一切就绪后,容有略亲自按下引爆雷管的电钮,机场上响起一连串沉闷的爆炸声,烟尘冲天而起,整个机场跑道被炸得百孔千疮,地基也被震松,高45米的塔台缓缓倒下,掀起一团巨大的白色雾团。

    日军在短时间内对衡阳机场是无法修复使用了。

    日军松山支队指挥官得知机场得而复失,便立即组织兵力反击。26日傍晚时分,一千多名日军步兵分数路冲进机场,将国军第569团轻而易举地撵出了机场。

    至此,在衡阳外围战线上,国军已经无力发动反击,为保存战力,方先觉下令湘江东岸部队全部撤回衡阳西岸主城区。

    衡阳机场失守的消息传到重庆,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先是中美联合空军司令官陈纳德将军大发雷霆,作为中国战区的空军参谋长,他比任何人都重视这个机场,衡阳机场的失守就像砍断了陈纳德的一条手臂,使这位将军心疼得几天吃不下饭。

    蒋介石和史迪威中将的矛盾更加尖锐化,史迪威毫不客气地指责国民政府腐败不堪,统帅蒋介石军事指挥失当,中国军队不堪一击,甚至秘密建议罗斯福总统弃蒋而扶持其他军界巨头取而代之。

    事情发展到这步田地,性质就开始变化了。史迪威不过是区区一个陆军中将,在美国军界也算不上什么重量级人物,这回他玩得有点大,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蒋介石是中国的国家元首,是中国战区的总司令;而史迪威只是中国战区的参谋长,是蒋介石的下级,是协助他工作的。如今参谋长似乎要骑到总司令的脖子上,甚至要颠覆一个国家的政权,这可就触到底线了,是蒋介石无论如何不能容忍的。

    陈纳德也很不喜欢史迪威,两人之间毫无私交,但这并不妨碍他对史迪威的长处和短处作出最恰如其分的评价:“史迪威的中国使命无疑是把难度最大的外交工作放到了一位战时职业军人的肩上……他是一名陆军战士,性格粗犷,勇猛无比,在敌人的炮火下指挥军队作战,他有如闲庭信步……”这是陈纳德对史迪威长处的夸奖,但他在最后说了句最关键的话:“我与史迪威的全部交往让我相信,他总是把自己完全看成是一名陆军军人,而根本不明白他作为外交官的基本职责,他也没有那份耐心去弄明白这一切。”

    就是史迪威的好友、美军总参谋长乔治·马歇尔将军也承认:“酸醋乔”是他自己最大的敌人。由于他毫不掩饰他对中国人,还有英国人“无所作为”态度的蔑视,毒化了他与他们的关系……

    智者说:性格即命运。作为外交官,史迪威的性格是难以成就大事的。几个月以后,史迪威中将被召回国内,结束了他作为中国战区参谋长的使命。

    贵为一国之首的蒋介石连续遭到史迪威的批评,心情自然很恶劣。仗打得不好他承认,但这能怨蒋介石吗?这里面的原因太复杂了,说上三天也说不完。蒋介石不想解释,他的美英盟友们也不想听他解释。蒋介石心里明白得很,解释一万句也不如实实在在打个胜仗有用,所以他寄希望于在衡阳的方先觉,如果第10军守住了衡阳,把日军主力牢牢牵制在衡阳,然后调集外线兵团合围聚歼日军主力于衡阳,这才能在美英盟友面前挺起腰杆,否则蒋委员长真的很没面子。

    蒋委员长多次屈尊打电话给方先觉,以校长的身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求第10军打出国威、军威。学生方先觉在受宠若惊之余也横下了一条心,这一仗若是打不好,怕是无颜见江东父老了。校长既然这么给面子,他方先觉和第10军全体将士的命就交给校长了。

    占领衡阳机场的消息传到日本国内,引起内阁与民众一片欢腾。日本天皇、东条英机都纷纷传令嘉奖,日军松山支队则一战成名。这时准备进攻衡阳的日军各部队已经各自就位,从军官到士兵无不士气高涨,完全不把衡阳守军放在眼里。根据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的计划,夺取衡阳只需两天时间,日军野战兵团急于南下,没有工夫在衡阳这个小地方浪费时间。

    现在横山勇手里握着满把的好牌,财大气粗,兵力雄厚。日军第68师团、第116师团和独立步兵第5旅团已经完成对衡阳的包围,除各师团、各旅团的直属炮兵大队外,还配属了第122独立炮兵联队,炮兵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加强,进攻衡阳的总兵力达到55000余人。

    以将近三个师团并附有大量炮兵、坦克和空军支持的强大兵力,对付建制残缺、火力强度只有日军三分之一的国军第10军,其结局是明摆着的,衡阳守军的命运,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