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崩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
费,政府也没有什么规定,我们去餐馆吃顿饭又违了哪家的法?”

    “唉,你怎么不明白我的意思?去餐馆吃顿饭当然不违法,可我们做事最好不要让老百姓戳脊梁骨。你也经常在前方跑新闻,难道就没听过这种说法,‘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前方将士在流血牺牲,后方的贪官却在奢华享乐,这就是中国的现实。我蔡继刚虽位卑言轻,惩治不了这些浑蛋,可我洁身自好总能做到吧?”

    赵湘竹揶揄道:“嗯,知道啦!蔡继刚先生位卑未敢忘忧国,我这当太太的又岂敢不追随?”

    蔡继刚叹了口气说:“我想起几个月前,在街上遇到张恨水先生,他扛着小半袋糙米从《新民报》社里出来,老先生快50岁了,走路一摇三晃,我扶住他问,是不是生病了?张先生说,没事,就是肚里没食,身子有些发软,政府配给的平价米不够吃,黑市米又买不起,如今读书人也是斯文扫地啊。湘竹,张先生也是著名的大作家了,连这样的社会名流都在挨饿,我们去餐馆大吃大喝,这好意思吗?”

    蔡继刚的一番话,使赵湘竹也有些不好意思了,丈夫的观点她完全认可,当初她之所以爱上蔡继刚,正是因为蔡继刚身上的那种正义感。

    赵湘竹温柔地笑了笑:“好了,好了,我的夫君,我听你的还不行吗?我只不过是有些别扭,怎么我们每次争论,都是我认输呢?虽然事实证明你是对的,但我仍然觉得不服气。”

    蔡继刚拉过她的手,合在自己的掌中轻轻说:“湘竹,这是你的优点,你这个人虽然心高气傲,但不管多么不情愿,最终还是会服从真理。”

    赵湘竹抽回了手道:“呸!没这么夸自己的,难道你就代表真理?”

    重庆人很喜欢泡茶馆,战前重庆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各色茶馆,几个铜板沏一壶茶就可以在茶馆里泡上一天,这是有闲人最好的去处。可自从战争开始后,重庆遭到多次毁灭性轰炸,市区近一半的建筑被夷为平地,再加上经济恶化,市面萧条,因此大部分的茶馆都倒闭了。

    1941年美国参战后,随着美军高级顾问团的进驻,很多美国军事人员或准军事人员也涌进重庆,这其中有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的空、地勤人员,代表美国政府负责分配管理《租借法案》物资的工作人员,军火工厂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大量美国和盟国的新闻记者、独立撰稿人、专栏作家……这些高鼻子、白皮肤的洋人大量涌入,使重庆传统的生活方式及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于是街上出现了许多西餐厅、咖啡馆、酒吧和舞厅,每到夜晚便是一片熙熙攘攘、灯红酒绿的繁荣景象,这些表面的繁荣倒也符合重庆作为陪都的形象。

    赵湘竹由于职业关系,对重庆的茶馆和咖啡馆都很熟悉,新闻记者为了抓新闻,需要和各色人等打交道,一般都选择在茶馆或咖啡馆见面,这个叫作“比弗利山庄”的咖啡馆是赵湘竹经常来的地方。

    咖啡馆的老板是个上海人,他很懂得生意经,根本不屑做本地人的生意,本地人连饭都吃不饱,哪还有钱进咖啡馆?只有做美国人的生意才有钱赚,那些远离家乡的美国男人总要有个地方打发闲余时间,他们需要的是女人、美酒和咖啡。

    赵湘竹带着一行人走进“比弗利山庄”时,营业厅的座位上已经坐满了顾客,幸亏赵湘竹提前打电话预订了座位,不然还需要排队等座位。

    蔡继刚兄弟和沈光亚都特意换了便装,赵湘竹和沈星云略施粉黛,穿着朴素的裙子和平底鞋,五个人坐在营业厅的一个角落里,不太引人注意。

    蔡继刚一坐下就皱起了眉头,他从来没进过这类场所,所以对这种环境缺乏了解,这家咖啡馆的内装修显得富丽堂皇,地板、护壁板和桌椅是樱桃木的,吧台的台面是大理石的,处处都显出一种奢华气。蔡继刚在美国生活多年,他知道这种木材的主要产地,是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弗吉尼亚及纽约州,这位老板可真是神通广大,他是从哪里搞到的这些木材?不仅是室内装潢,就连餐具、酒具以及各种品牌、各种窖藏年代的酒也全部是外国货。蔡继刚想,在海路和陆路被封锁的情况下,这些奢侈品唯一可能的通道,就是从那条充满凶险的“驼峰航线”运抵重庆的。

    蔡继刚有些后悔,早知如此,他无论如何不会来这里。赵湘竹看出了他的心思,便安慰道:“继刚,咱们既然来了,也不好马上就走,还是坐一坐,我们早点走就是了。”

    蔡继恒是下午才在白市驿机场落地,然后请了假赶到这里。他从羊街机场返回衡阳后,被提升为第五大队八中队的中队长,这些天的作战任务很繁重,有时每天要起飞两三次,每当机群落地,飞行员们只在停机坪旁的休息室里歇口气,地勤人员争分夺秒地给飞机加油载弹,这些工作一旦完成后,机群又立即起飞。就在昨天夜里,蔡继恒还带领八中队飞了一次夜航,去袭击武汉的一座日军机场,他们把18架零式机摧毁在地面上,还击中了机场油库,引起熊熊大火。全中队返航时已经是黎明了,飞行员们只休息了几个小时,今天下午又转场到了重庆,实在是太辛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