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D坂杀人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5
其自然。比如‘花盆’答‘松’,‘油纸’答‘隐藏’,‘犯罪’答‘杀人’等,假如蕗屋是罪犯,必然会有竭力掩盖事实的联想,而他却平静地在短时间内说出了答案。如果他是杀人犯,又做出了这种反应的话,那他必定是相当低能。可是,实际上他是某某大学的学生,并且是很优秀的啊……”

    “虽说也可以这样解释吧。”

    明智君若有所思地说。但是笠森审判官丝毫没有注意到明智君意味深长的表情,继续说下去:

    “不过,由此看来,蕗屋虽然没有可以怀疑之处,但斋藤到底是不是罪犯,尽管测试结果这样清楚,但我还是不能肯定。即使预审判斋藤有罪,也不是最后的判决,预审当然也可以就此交差,可是你知道,我是不愿意承认失败的。我最讨厌看到公审时,自己的判断被彻底推翻。所以说,我现在很是头疼啊。”

    “看这个测试表,实在太有趣了。”明智君拿着记录说起来,“据说蕗屋和斋藤都很爱学习,从两人对‘书’一词都回答‘丸善’就可以看出来。更有意思的是,蕗屋的回答大都倾向于物质的、理智的,斋藤的回答则是十分温柔的、抒情的,对吧。比如‘女人’‘衣服’‘花’‘偶人’‘景色’‘妹妹’之类的回答,让人感觉他是个多愁善感、性格懦弱的男人。另外,斋藤一定身体不好。你看看,他对‘厌恶’答‘病’,对‘病’答‘肺病’,这说明他总是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肺病。”

    “这也是一种看法,联想诊断这东西,越琢磨,就越是得出各种有趣的判断。”

    “不过,”明智君稍稍调整了一下语气说,“你是否考虑过心理测试的弱点呢?德·基洛斯曾经批评心理测试的倡导者缪斯塔贝尔希说,虽然这种方法是替代拷问而发明出来的,但其结果仍然与拷问相同,有时也会陷无罪者为有罪、有罪者为无罪的境地。缪斯塔贝尔希似乎在哪本书上写过,心理测试真正的效能,只限于发现嫌疑人对某场所或某人或某事物是否知道,把它用于其他场合就有几分不可靠了。对你谈这些也许是班门弄斧,但我觉得这是十分重要的,你说呢?”

    “如果考虑最坏的情况,也许是这样。我当然也知道这些说法。”

    笠森审判官有些不悦地回答。

    “但是,也很难说,这种最坏的情况就近在眼前。这么说也可以吧,假定一个神经非常脆弱的无罪者受到了怀疑,他在犯罪现场被抓获,并且非常了解犯罪的实际情况,这种人,面对心理测试,他能够做到坦然自若吗?‘啊!要对我进行测试了,我该怎么回答,才能不被怀疑呢?’他自然会这样想,紧张不已。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心理测试,不是有可能导致德·基洛斯所说的‘陷无罪者为有罪’吗?”

    “你说的是斋藤吧?我也有这种感觉,所以我刚才不是说过,我还在犹豫吗?”笠森审判官更加眉头紧锁了。

    “如果像你说的那样判定斋藤无罪的话(当然偷钱之罪是免除不了的),究竟是谁杀死了老太婆呢?”

    笠森打断明智君的话,粗声粗气地问:“现在,你难道有其他怀疑对象了吗?”

    “有了。”明智君微笑着说,“从这次联想测试的结果看,我认为罪犯就是蕗屋,当然还不能完全断定。他现在已经回去了吧?怎么样,能不能不露声色地把他叫到你这儿来呢?要是能把他叫来,我一定查明真相给你看看。”

    “你说什么,你莫非有什么确切的证据了?”笠森审判官十分惊讶地问。

    明智君并无得意之色,详细说了自己的想法。他的看法令审判官佩服得五体投地。笠森马上采纳明智君的建议,派了一个用人去蕗屋的宿舍叫他。

    “你的朋友斋藤很快就要判定有罪了。为此,我有话要跟你聊聊,烦劳你到寒舍来一趟。”

    蕗屋刚从学校回来,一听审判官有请,就急忙赶来了。就连他这么小心的人,也对这喜讯感到十分兴奋。由于过分高兴,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其中有着可怕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