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时间,谁就等于掌握了金钱。可我一个穷学生哪有什么社会关系,谁会把报纸在第一时间发给我呢?
不过这些都难不倒我,经过细致的观察,我发现在沈阳编辑的《辽宁广播电视报》,其实都是在沈阳进行印刷后再用汽车运到周边城市发行的。一般情况下,星期四先供应周边城市,星期五再供应本市。这样一来就为我赢得了一个时间差。于是我做出了一个非常有魄力的举动,不仅把自己的卖报所得全部投了下去,还向朋友借了一笔钱,在沈阳的一个周边城市预订了一汽车的电视报。这个赌注对我来说可是空前的,如果有什么闪失,我这辈子也不用再卖报纸了,就自个天天拿一张看吧!在外地发行站等沈阳来的运报车时,我一直不停地看表,因为我知道如果晚到一分钟对我意味着什么。把报纸又重新拉回沈阳的路上,我不停地催促着司机快开。结果,我赢了--当其它卖报人还在焦急地等待报纸时,我这一汽车的报纸已经被一抢而光了!
尽管在我的学生时代,我把除了学习、旅游以外的时间都用在了卖报上,使我失去了诸如跳舞、泡吧、谈女朋友等许多原本属于年轻人的乐趣,但我想人生有一失必有一得嘛。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历,才塑造了我勤奋、敬业、勇于接受挑战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培养了我独立开发市场的能力,提高了分析市场的洞察力。所以,虽然最后经过三年的寒窗苦读,我取得了东北财经大学颁发的自学考试会计专业大专证书,同时在心里,我又给自己颁发了一本及格的商业实践本科证书。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段不寻常的经历,才为我的职业发展和这次环游世界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坚实基础。
一次巧用车票有效期的旅行(图)
终于到了美国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行路是我们认识世界、发现自我的一种方式。旅行的本质是一种经历和行走,是一种体验。发现这个世界的面貌,对自我重新认识和再发现,一直是我心中的梦想。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周游世界的梦想,但很多时候,因为种种原因被困在我们的心灵中而无法实现。其实要想实现这个梦想很容易,只要留心对日常生活的信息积累,特别是对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的积累就行了。善于积累是我环球之旅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拿我18岁的那次旅行来说吧,其实与大多数人的旅行相比并没有太多的特殊,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我把那张火车票的合理有效期用到了极限。从沈阳到成都的火车票规定有效期为7天。在去程时,我一路沿着北京、安阳、郑州、洛阳和西安坐了下去,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现在还能清楚地记得午夜时分成都火车站大钟报时的声响,告诉我这次旅程整整七天一秒也没少。老实说,那一刻我的心情不是舟车劳顿后的疲累,而是洋洋自得于自己的物尽其用。
回程时就另外选了一条经过宝鸡、华山、太原、天津的路线,把去程没玩够的地方又痛快的玩了一回,这么一来一往,我就等于多去了好多地方,现在还记得那张车票只花了我26.10元人民币。
也许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有了一些如何用经济聪明的头脑去旅行的萌芽思想。这一趟为期3周的旅行,是我青年时期一次特别的体验。这一次成功的游历可以说建立起了我独自长途旅行的信心。后来中国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我的足迹--从八百里秦川到巍巍长白,从渤海之滨到桔子洲头。
无论做什么,其实都是在做自己的信誉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做会计,虽然我读的是会计专业,但其实我是最讨厌算账的。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每当上珠算课的时候,我都心不在焉,结果每次被叫到讲台前给大家做演示时,都记不住那些珠算口诀,直接就把结果给写了出来。可没想到若干年后,我竟然做起了会计。事实上,生活中的我也是个"马大哈",总是搞不清楚身上有多少钱,很多事情都迷迷糊糊的,除了我这个人还没丢过外,几乎没有我没丢过的东西。别人也许会觉得会计工作是很仔细与繁琐的,并不太适合我的个性,但我对工作要求的仔细和严谨可是一点儿都不马虎,
始终坚持把帐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工作就是工作,不能儿戏。而且会计也是整个经济的基础。这一段的工作经历虽然短暂,但它却为我以后的职业经理人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那时,我作为公司的财务人员要经常与业务人员一起外出办理付款手续,久而久之,我自然也学到了许多。在一次偶然的商务交往中,由于我与对方老总很好的沟通交流最终促成了协议的圆满完成。也许是因为我年轻气盛,拼劲十足,还是什么其它原因吧,反正我被他给"挖"了过去,负责一个分公司的组建,从而也宣告了我会计生涯的结束。
这是集团新成立的一个公司,对我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舞台已经搭好,至于演出的结果如何,就要看我自己的真本事了。对于这份工作,我把青年人所有的热忱和勇气都投入了进去。一分耕耘自然会换来一分收获。随着公司发展规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