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越发地感到孤独,但也从中得到了许多难忘的经历。
有段时间我与一位主修欧洲地理的英国男孩住在了一起,在英国学地理很有趣,他们不是死背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常常进行实地考察,不像在中国由于条件限制只能看黑板和地图。例如,课堂上要是讲到一些火山和有趣的景观,老师通常会带领全班一起到实地参观讲解,我的这位室友也因此去了很多地方。他知道我也喜欢旅行,所以每次回来后,都会拉着我到酒吧,说说一路上发生的有趣故事,每次都把我听得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长出一对翅膀飞出去。他在无形中唤起了我对周遭事物以外的许多憧憬,可以说是促使我完成这项计划的催化剂。
2001年深秋,英国的《卫报》上刊登了一则启示,大意是说《卫报》要招募两名年轻人进行环游世界的旅行,一个人由东向西,一个人由西向东,所有的费用都由报社支付,唯一的条件就是每天要替报社写一篇文章。那则启示让我沉寂已久的环游世界梦想又燃起了火花,当然,这种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是不会交给我这个外国人的。
就在那条启示刊出不久,我和室友一起参加了一场中英足球对抗赛,虽然那场球我们输了,但还不算丢脸--9:10。赛后自然也要"放纵"一下了,我们就一起跑到了一家酒吧。虽然我在国内时滴酒不沾,但为了能多练一些口语,我来到英国以后,经常与我的老外室友们到酒吧小聚。我们聊着聊着,忽然有个英国同学不知怎地就讲起了那则启示,言语间颇有些洋洋自得,目中无人。我听着听着有点不太服气,英国人平日里谈话总是有点傲慢,到现在也还是沉浸在过去二三百年前的辉煌中。"怎么,环游世界就只有英国人可以做到吗?中国人也可以做到啊,没什么了不起﹗"我嘴上一不留神,把在心里嘀咕的这些话全给吐了出来。此时那位英国同学听我这么一说,就嚷嚷着非要打赌,一旁的几个同学也跟着起哄,“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结果我借着酒胆,发下了要环游世界的豪语。
虽然,这只是同学们的酒后戏言,隔天酒醒了,除了我,也许谁也没有把它当一回事,但这件事可说是我环游世界的引子。当时我是喝了点酒,但如果不是心里原本就有这个想法,我也断不至于就这么夸下海口。应该说,就算没有这个赌,我最终也还是会去做这件事的。我记得第二天醒来之后,这个赌就一直在我心里盘旋不去,我隐约觉得,现在也许是该完成这个梦想的时候了。
过了几天,我又和那个英国同学在图书馆碰到了,他再度调侃地问起我的环球之旅。当时我就告诉他,我已经在准备了。虽然不是事实,可是当我这么回答的时候,我突然感到一股说不出来的真实感,好象我马上就要成行了。
那时我刚刚完成毕业论文,正在英国一家著名的跨国公司工作。由于英国的大学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每间学校都有一定的淘汰率,所以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老实说,我现在想起那两年的学习生活还心有余悸,简直就不是人过的,我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和辛苦,连眼睛都为此做出了牺牲,变成了近视。所以当我知道毕业论文通过时,我自己好一番激动,跑到剑河边直翻跟斗。这可是我苦等两年,梦寐以求的结果啊!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用为我的大专文凭感到自卑了,也许下一个女朋友也不会因为我的学历低下而离我而去了。不行,我一定要好好地犒劳一下自己,环游世界,就当是送给我自己的一份大礼吧!
对我来说,环游世界首先有三大问题必须解决,一个是路线和费用,一个是签证,一个是时间。
虽然我在英国的日子过得悠哉乐哉,但要让我花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去环游世界,我可不答应,我还指望着用那些钱去娶老婆呢。所以如何买到一张既经济又实用的机票,就成为了我不得不考虑的首要问题。之后,我开始了动用一切手段去寻找物美价廉的环球机票,从报纸到杂志,从图书馆到旅行社,从互联网到地铁广告,经过一段时间的探寻,我终于抓住了这张机票的尾巴。
制定一个周密的旅行计划是保证这次环球之旅成功的核心。拿着搜集到的一大堆信息,我按照经济学中的比较法和筛选法原则,一一进行了比较和排查,最后把目标锁定在了几家旅行社上。按照环球机票的规则,我自己必须要先设计出一条最为经济理想的路线,然后再分别去找几家旅行社面谈,一一砍价。如何将在异域的陌生感与不安全感降到最低限度,提前熟悉所要到达国家的情况是很重要的,包括相关国家地理、人文知识、习俗、历史,甚至天气情况,都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然后根据这些资料,我设计出了这条最经济舒适理想的路线。当然这些对于一个人的统计学、运筹学、经济学都有一定的要求,但这些依靠着我对生活的积累和对MBA课程的学习,困难都被一一克服掉了。
英国每年都有很多学生进行类似的旅行,所以有经验的旅行社早就司空见惯了,沟通起来也非常容易。旅行社员工不仅仅是出售机票,他们有些还能充当旅行顾问,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