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己任,使南方薄皮的优质辣椒种植面积缩小……但即便如此,中国的辣椒也种类繁多,各得其所的。广东的柿子椒、西北的线椒,云南的山椒、四川的海椒都极其有名。
关于四川的麻辣,一直令人感到神奇,并且会伴之谈辣色变,那四川人为什么会那么能吃麻辣呢?他们是如何发明了麻辣这种麻天辣地的吃地呢?相传,在机动船以前,长江上的行船都有纤夫,这些纤夫的足迹遍及四川各条水道,他们终年在寒冷阴湿的江边跋涉,吃饭的时候,就在岸边支三根棍子,吊起一只瓦罐烹煮食物,这些食物纷杂,有粮食、野菜及滩头弄到的鱼虾,再往里面丢进辣椒和川椒(花椒),煮沸了一罐食,吃罢身如火灼,浑身淌汗,继续拉纤行船,这是有益于拉纤行业的。纤夫到了各个码头,便将这种麻辣吃法传开了去,以后进入饭馆,又演变成火锅和麻辣烫。四川的麻辣吃法,又传遍全国,现在则是全球,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川味菜馆。
传播川味的第一人,董竹君当之无愧!她在上世纪的20年代,于上海办锦江饭店引出了川味。随后,重庆成为抗战中的陪都,中央官僚及各方富豪名贵也随之涌入重庆和四川大后方,亲口尝到了烈火中烧的四川麻辣,顺便将麻辣发扬光大。
辣是味觉的巅峰!除了长江的辣椒带以外,河南沿黄河还有一条胡辣带,胡辣羊肉汤是那条胡辣带的美味佳肴。但是胡辣,终究没有辣椒传播广泛,尤其青辣椒的鲜辣气息,令人难以拒绝。南淡北咸,东甜西辣,广阔的西部地区也是辣椒热土。在中国,除了温棚种植的辣椒可供人们一年四季品尝到鲜辣椒的美味之外,还有海南省一年四季生长辣椒,它使中国人的生活保持了辣度。
我相信马克·米勒不是成心忽略了中国辣椒,他在文字中提及四川的辣牛肉,那当然是一道美味。马克·米勒对亚洲辣椒的描述,多次提及到泰国和韩国,这两个辣椒国度,都是中国的周边国,但是,他们的辣椒产量与中国比起来,那才是九牛一毛,假设将中国一年产的辣椒运到这两个国家去,相信会将这两个国家严严实实盖上好厚一层。我认为,即便韩国的泡椒非常好,但也不及真正的四川泡椒,四川沸腾鱼的干辣香、鱼香肉丝中的鲜辣气息,亦是无可企及,重庆的毛血旺,它足与南美的男子汉椒相比。
在中国的广大乡村,农民们喜欢将红辣椒串起悬在屋檐下晾晒,那白墙黑瓦的民居,悬上几挂红辣椒串,正是诗歌中的家园意象,望一眼都会有热量从心头升起,温暖宜人。但是,仅仅知道中国的辣椒是远远不够的,要了解世界上的辣椒,那遍布全球的辣椒文化,读马克·米勒的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将世界各国的辣椒都进行了简单的陈述,尤其对南北美洲的辣椒津津乐道。看上去他对加勒比海的辣椒情有独钟,他居住在美国新墨西哥州,这里宜辣椒生长,他也对哈瓦那的辣椒产生神往之情,则是无以企及。
马克·米勒说:辣椒有着多种商用形式:新鲜的、干燥过的、冷冻的、罐装的和磨成粉的。在《丛林狼咖啡屋》(Coyote Café)中,我们使用了大约20种不同的新鲜辣椒,包括阿纳海姆辣椒、白蜡树椒、新墨西哥辣椒(绿色和红色)、农民辣椒、山地椒、墨西哥哈拉帕辣椒、哈瓦那辣椒、泰国椒、匈牙利樱桃色胡椒和甜胡椒。我们还使用了同样数量的干辣椒,主要用在调味沙司中。我们使用的最频繁的品种是宽椒、熏干后的墨西哥辣椒、铃椒、树椒、穆拉托椒、瓜吉罗椒、pequíns和新墨西哥红椒。(《辣椒:点燃味觉的神奇果》美国 马克·米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