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李在正在吃饭,一个陌生号码打到手机上:“喂,你好,请问是李老板吗?”浓厚的云贵川鄂一带普通话。
“是,你哪位?”
“我程争。”
“谁?”
“程争。工程的程,斗争的争。”
“不好意思,我实在……”
“我来云南好几次了,我认识你,你不认识我。”
“哦,你哪里的?”
“成都。”
“成都?”在李在的印象中,不认识一个叫程争的成都人,“请问你找我什么事儿?”
“你那块石头卖了吗?”
一听问石头,李在立即打起十二分精神,“没有,这么说,你也是赌石的?”
“是啊,准备在这方面尝试尝试。”
“欢迎!”
“我可以看看石头吗?”
“当然可以。你人在腾冲?”
“是,早上刚到,我下午过来好吗?”
“几点?”
“你定。”
“3点。”
“地点?”
“翡翠珠宝城汲石斋门口。”
“好的,不见不散。”
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李在嘴上答应好好的,其实心里直打鼓。凭空冒出来一个程争,他从来没听说过这个人,也不知道是哪路神仙,竟然探听到他的手机号码,而且直言不讳希望看看石头,口气非常大。
也许是个新手。赌石跟全国各行各业一样,新人辈出,让人目不暇接,每天来腾冲旅游的人群中,没有现出原形的隐形赌石客不知道有多少。他们被腾冲美丽的玉石传说吸引过来,睁着一双探索未来的眼睛,想看看自己能否在极边第一城杀出一条可以改变整个家族的致富之路。他们有小家,自然有腰缠万贯的豪客,看看腾冲各大酒店宾馆旅社,没一天是空的,全被外地人占据着,即使旅游淡季也是如此。他们来的目的是什么?很简单,不是腾冲火山,不是热海温泉,不是北海湿地,不是滇缅抗战指挥部旧址,而是这里的玉石。即使这样,数目众多的游兵散将还是形不成规模,真正在赌石界掌舵的还是过去那些旧面孔。这是一个庞大的利益圈子,里面的人目标一致,抱成一团,极力阻挠外人轻易侵入。每个行业都有潜规则,谁也挣脱不了它对行内人的行为约束,除非你是本地人,比如李在,否则你想要一下子打入这个圈子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这个圈子会本能地抗拒你,挤对你,排斥你,你只能在外围当一个永远不知名的散客,如上海的劳申江之流。用两万元博出15条虫子只能是腾冲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并不意味能让赌石界惊心动魄,因为你的起点太低,即使赚了大票子也不会得到这些巨头们的认可,那只能表明你的狗运来了,瞎猫碰上了死耗子。进入这个圈子说简单其实也简单,那就是上来就玩大手笔,动辄上百万投入,小的根本不屑一顾,不管输赢,你一下子就能被人接纳,比如李昆妹何允豪他们,都是曾经在腾冲赌石界翻江倒海的人物。这种赌出来的名气可以被人颂扬好多年,即使他们面对三月生辰石一声不吭,也丝毫不会影响他们在赌石界的形象。
听得出来,程争不是拖泥带水的人,没有一句闲话,直接询问石头,说明他对这块石头已经有了一些初步了解,并且对它产生了兴趣,这才可能急匆匆从成都赶到腾冲。他第一句话问“石头卖了吗?”,表明他内心的急迫与焦灼,对李在来说,这是个好兆头。卖家的心理就是这样,他希望恋石的冲动型人才越多越好。李在还感觉到,当他说在翡翠珠宝??城汲石斋门口见面时,一种由衷的喜悦从电话那边传了过来,并及时被李在捕捉到了。
李在想,一个大买家出现了,并且有点愣头愣脑。
他准备马上把这件事通知张语,吴翰冬来不来腾冲已经无所谓了,再说两天过去,吴翰冬连个鬼影子也没看到,不知道这小子发生了什么事情。上午,李在接连给吴翰冬打了几次电话,没有信号,打不通,估计手机没电了,这小子不像一个干事业的料。他应该24小时随时处于待机状态,随时接受来自腾冲的信息,或者准备好备用电池,以防万一,再怎么也不可能让手机变成一块废塑料,就像他在这个世界突然消失一样,杳无音信。
出乎李在意料的是,张语听到这个消息后明显感到有点烦躁,而不是替李在高兴,这充分说明,他心上的石头还没放下,仍然沉甸甸地压着他。
他在电话那头非常不安地问:“人到了吗?”
“在腾冲。”
“什么时候看石头?”
“下午3点,在汲石斋门口碰面。”
“吴翰冬呢?”
“还没见人影儿。”
“我说是吧,垃圾永远是垃圾,这批人竟然是未来的希望……”老人又准备开始声讨。
李在急忙打断他,“你下午来吗?”
“看情况,我想去就去,想在屋里待着就在屋里待着。”
说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