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强夺虎符 刘襄兴兵
吕氏的暗中勾结早有察觉,料到钱贳仁前来会有阴谋,但虎符在你手中,为防不测,大王与我定下苦肉之计,使你乖乖交出虎符。”

    齐王已是不耐烦了:“哪有功夫与他啰唆,速将召平擒下。”

    召平对齐王一揖:“大王还望看在我多年驾前为臣的分上,饶我家小的性命,他们是无辜的。”

    “这是你死后的事了,不劳你多费唇舌,本王自有道理。”

    召平清楚,满门抄斩的下场是在所难免了,他叹息一声,再次求情:“请大王恩准老臣与家小见上最后一面。”

    齐王身边的驷钧又抢先开口了:“死到临头,还有这许多婆婆妈妈的废话,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召平怔了一下,感慨地说了一句:“真是要斩尽杀绝呀。”

    齐王向吴彭下达命令:“拿下!”

    吴彭对召平还算客气:“丞相,背过手臂受缚吧。”

    召平看一眼自己的门丁,从他手中夺过刀来:“给我!”

    吴彭恐召平狗急跳墙,将齐王挡在了身后:“大王,小心!”

    驷钧怒斥:“老贼,还敢铤而走险?!”

    “天哪!”召平凄凉地惨叫一声,横刀自刎于大门前。一股鲜血喷出,身体随之倒下。

    吴彭见召平已死:“大王,我们撤兵吧。”

    “这……”齐王尚在犹豫。

    驷钧却又代齐王下令了:“斩草不除根,终究留后患!吴将军,杀进召平府,不分男女老幼,尽数杀死,一个不留。”

    吴彭很是不忍:“大王,这,就不必了吧。”

    “怎么!”驷钧瞪起眼睛,“你敢不听我的命令,日后召平家小谋害大王,你吃罪得起吗?”

    吴彭还是不愿屠杀:“大王,请体上天好生之德。”

    “你敢辱骂大王无德。”驷钧怒火上脸,“是不是也活够了?”

    齐王还是明理的,说:“舅父,不要责怪吴彭,八十军棍叫他吃尽了苦头,不要再难为他。”

    “好,既然他不肯下手,待舅父我为大王效劳。”驷钧带兵杀进了相府。

    顷刻间,相府内哭声震天,哀号动地,特别是女人和儿童的惨叫声,令人不堪忍受。

    齐王叹息着说:“我们回宫吧。”

    吴彭、郑威等默默无言地跟在后面。

    凤凰殿里,齐王与臣子们议事,商讨起兵之策。驷钧大步流星兴冲冲而入:“大王,召平全家一百八十余口,被我尽数斩杀,算是为大王除却了后患。”

    齐王高兴不起来:“舅父辛苦,快入座议事。”

    “所议何事?”

    “起兵的时机和方法。”

    “大王所做乃本末倒置了。”

    “何以见得?”

    驷钧毫不掩饰地说道:“大王,我等为千岁爷您也算得披肝沥胆了,这大事将成,总当有个封赏,臣子们才好继续卖命。”

    齐王觉得驷钧有些操之过急,但也不能不加安抚,他内心虽说不太痛快,还是被驷钧牵着走了:“好吧,本王即任舅父为丞相,吴彭为大将军,郑威为内史,其他将士俱有封赏。立刻征调全国兵马,杀向长安,诛除诸吕,还我汉室刘家天下。”

    郑威谏奏:“大王,起兵不可太急。”

    “难道还要等吕禄之辈前来攻打不成?”

    “大王,以我齐国一国兵力,对付诸吕还嫌不足,若要稳操胜券,应再联合他国兵力,共同讨吕。”

    “以你之见,哪国兵马可以联合?”

    “琅邪王为邻国,且兵力可观,当约其同谋大事。”

    吴彭表示担心:“琅邪王为人重利,恐怕不会配合我们。”

    “这有何难,”驷钧自有他的道理,“待我丞相出马,前往琅邪王国都,凭我三寸不烂之舌,管保令他前来拜会我家大王。”

    齐王感到难以置信:“丞相确信能够说动琅邪王?”

    驷钧信心十足地说:“大王且在国中静候佳音。”他当即离开临淄奔赴琅邪国去了。

    代国的中都因为地处北方,天气显得格外凉爽。

    代王刘恒一大早就来到了勤德殿,他虽身居边陲僻壤,但心中无时不在关注着京城动向,因为政局的些微变化,都与他的命运息息相关。

    他在殿内往来踱步,思忖良久,传令几位近臣前来议事。

    少时,他的舅父薄昭,中尉宋昌,郎中令张武便先后来到勤德殿。

    薄昭首先问道:“大王,这大清早召我等前来,有何大事商议?”

    刘恒表情严峻地对近臣说:“本王近来夜难成寐,特别是昨晚整夜未眠,如芒在背,不得安枕。”

    “大王有何为难之事,说出来臣等也好为大王分忧。”宋昌表明忠心。

    “有道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本王在为朝中事担心。”

    “朝中难道有了新的变化?”张武发问。

    “本王想,我们不能在代国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