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东方快车谋杀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瑞典太太
    鲍克先生手里拿着哈伯德太太留下的钮扣。

    “这么一只钮扣,实在叫人摸不透。是不是说,皮埃尔?米歇尔也卷进这一案子?”他说。他停了一会,看看波洛没有回答,便接着说:“朋友,你的意见呢?”

    “这颗钮扣说明:存在几种可能。”波洛沉思道。“在讨论现有的证据之前,我们先找瑞典太太谈谈。”

    他把面前的一叠护照清理一番。

    “啊,在这儿哪!格莱达?奥尔逊,四十九岁。”

    鲍克先生派餐车侍者去。不久,一位淡黄卷发,温柔的、生着一张长长的羊一般脸孔的女人被领了进来。她透过近视眼镜匆匆地看了波洛一眼。她的神情相当安详。

    显然,她法语能听也能说。可以用法语进行这次交谈了。波洛向她提了几个问题──答案他心中有数:她的姓名,年龄和住址。接着问她的职业。

    据她说,她是伊斯坦布尔附近座教会学校的总管,受过专门的护士训练。

    “太太,昨晚发生的案件你该知道了吧?”

    “自然罗。太可怕了。那位美国太太跟我说过,杀人犯确实在她的房里呆过。”

    “太太,听说,最后着见被害者活着的是你,是吗?”

    “不知道,也许是这样。我错开了他的门,把人羞死了。这可是闹了个天大的误会。”

    “你真的见到他?”

    “是的,他在读书。我慌忙道歉,便退出来了。”

    “他跟你说过话吗?”

    她那细嫩的脸颊顿时泛起了红晕。

    “他笑了一下,说了几句话,我──我没听清。”

    “后来你做了些什么事,太太?”波洛问,机智地把话锋一转。

    “我上美国人哈伯德太太的房里去了。向她要几片阿司匹林。她给了我。”

    “她可曾问过你,她的包房与雷切特先生包房相通的那道门是不是闩上的?”

    “问过。”

    “是这样吗?”

    “是的。”

    “后来呢?”

    “后来我回到自己房里,服了阿司匹林就上床了。”

    “那是什么时候?”

    “上床的时候是十一点差五分?lib?,我给表上发条前看过时间。”

    “你很快就睡着了?”

    “没有,头痛减轻了些,可还是过了好一阵子才睡着。”

    “你上床前火车就停了吗?”

    “我想,不是的。我以为,在我睡眼朦胧的时候,车在一个什么车站停了一会儿。”

    “大概是文科夫戚吧?这是你的包房,太太?”他指着图问她。

    “不错,是这儿。”

    “你睡的是上铺还是下铺?”

    “十五号,下铺。”

    “有人跟你在同一包房吗?”

    “有的,一位年轻的英国小姐。人长得又好,待人又好。她从巴格达来。”

    “车离开文科夫戚后,她可离开包房?”

    “没有,肯定没离开过。”

    “你既然睡着,凭什么理由肯定她没离开过呢?”

    “我睡得不熟。一有响动,容易惊醒过来。可以肯定,只要她从上铺下来,我非醒过来不可。”

    “你自己可离开过包房?”

    “今天早晨之前没离开过。”

    “你可有一件鲜红的睡衣,太太?”

    “没有。我的睡衣是雅茄呢的,穿着起来挺舒适。”

    “跟你在一起的那位──德贝汉小姐呢?她的睡衣是什么颜色的?”

    “淡紫色。就是东方出售的那种。”

    波洛点点头,然后友好地问:“你为什么作这次旅行?是度假?”

    “是的,我回家度假。不过,我先得去洛桑我妹妹那儿住一两星期。”

    “你是一位好心肠的太太。请你把你妹妹的姓名和住址给我们写下来,也许,不会见怪吧?”

    “非常高兴。”

    她拿起递给她的纸笔,根据要求,把妹妹的姓名和住址一一写了下来。

    “太太,你在美国呆过?”

    “没有。有一次,差点儿就要去了,是陪一位手脚不便的太太去的。临去前,计划变了,还是没去成。我非常懊恼。美国人都是好人,他们花了许多钱办学校、开医院。他们都讲究实际。”

    “你可记得阿姆斯特朗拐骗案?”

    “那是怎么一回事?”

    波洛作了一番解释。

    格莱达?奥尔逊听了很气愤,激动得她那淡黄的卷发也颤动起来。

    “世上竟有这样的坏蛋!简直不能使人相信。这个小女孩的母亲多可怜!谁都会为她难受的。”

    她心肠的瑞典女人走了。她那善良的面孔涨得通红,直伤心得泪水在她的眼眶里打转。

    波洛忙着一张纸上写起来。

    “朋友,你在写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