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上写下“走肖为王”四个字。虫子把树叶咬碎了,只剩下涂过蜂蜜的粘稠部位。大王看见这四个字后,对于赵光祖的恩宠也就逐渐褪色了。“走”和“肖”合起来就是“赵”,“走肖为王”的意思就是赵氏称王。
大王整天都为南衮、沈贞、洪景舟等勋旧派人士欲置赵光祖于死地的奏疏而苦恼,对于新进士派激进而排他的态度,大王也感愤怒,所以心里就更加复杂。既不能杀,又不能坐视不管,问题就出在这里。大王明知树叶事件是有人故意捏造的,所以赵光祖不能杀,但若置之不理,朝廷又将过于混乱。
就是在这个特殊而敏感的时期,长今再次被关进了义禁府。当时有两种截然对立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尽管俘虏的生命重要,但为倭将治病还是应该受到处罚;另一种意见认为长今帮助讨伐军扫荡了倭寇,理应得到奖励。政浩四处奔走,千方百计呼唤民心以广造舆论。
长今对于重回义禁府的恐惧和震惊远远超出了对死亡的恐惧,韩尚宫死在这里,父亲也死在这里,难道自己的命运也注定要终了于义禁府吗?
有关“走肖为王”事件的奏疏让大王疲惫至极,以至于只要是奏疏,他干脆扔到一边,看也不看。
“侵略济州岛的倭寇击退了吗?”
曾经镇压过三浦倭乱的中宗对倭寇事件格外关心。
“那么,是谁立下大功呢?”
“闵政浩!”
“闵政浩?应该重赏啊!”
“殿下,击退倭寇事件中立下大功的闵政浩提交了奏疏。”
闵政浩的奏疏得到了大王的关注,起到关键作用的是长番内侍。政浩呈交奏疏后,始终不见反应,干脆找到长番内侍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详细说了一遍。政浩恳切地对他说,长今因为这件事被关进了义禁府,现在能救她的只有尚酝令监。政浩千叮咛万嘱咐,恳求长番内侍务必想方设法让大王注意自己的奏疏。
听说是奏疏,大王立刻皱紧了眉头,随即转换心情读了下去。
“岂有此理!为了拯救百姓而甘冒生命危险为倭将治病,非但得不到赏赐,反而被宣判为通敌之罪,太残忍了!通知义禁府立刻放人!”
“长今!哎呀,长今啊!”
看见长今,德九兴奋地大叫起来。
“这些日子您还好吧?”
“好什么好啊?自从你出事以后,我天天担心,没有一天好过。”
“哎哟,哎哟,撒谎脸都不红,是谁好吃懒做,天天就知道偷酒喝了?”
“你这婆娘!你以为我想喝啊?我心里着火似的,没法子才喝酒的,我心里上火!”
“喝了酒就凉了吗?凉了吗?凉了吗?”
他们还像从前那样无休无止地吵闹,这时候长今才感觉自己真的回来了。从第一次跟随训育尚宫离开这里,走了那么远的路,如今终于又回来了。挣扎了那么久,苦苦煎熬了十几年,最终还是回到了出发的地方。
“现在是要去宫里呢,还是怎么样?你要是想付饭钱的话,就得多干活儿。”
“你这个没人情味的婆娘。孩子吃了那么多苦好容易回来了,你也不想着给她补补身子,张嘴闭嘴就知道饭钱?”
“主要不是说饭钱……我是想帮她想想生存之道。”
“是谁说这里是娘家,你是娘家母亲了?”
“哦,谁说不是了?娘家母亲就应该白给女儿吃饭吗?”
嘴上虽然这样说着,德九媳妇还是悄悄地撩起衣角擦了擦眼角。
两天以后的上午,内医院来了名医官。德九媳妇让长今蒸酒糟,她却没有心思,只是坐在院子里晒太阳。长今静静地坐在平板床上,望着落在酱缸上的阳光,德九进来说有人找她。
“他说是内医院的医官,内医院医官怎么会找你呢?”
长今的心扑通扑通地剧烈跳动,还以为是政浩来了呢,听到这话顿时就冷静下来。然而,当她看见安安静静站在大门外石墙下的男人时,刚刚平静的心又剧烈地跳了起来。
“大人!”
来人是郑云白。
“我听说了医女给倭将治好病的消息,很感兴趣,一打听才知道是你。这次又差点没死吧?唉,不管走到哪儿,你都要惹乱子,跟从前一模一样。”
“大人可不像从前了。听说您已经官复原职,看来是戒酒了吧?”
“让我戒酒?还不如要了我的命呢!”
“听您这么说,感觉您还跟从前一样,真是太高兴了!”
两人站在外面,轻轻地说着笑着。身穿医服的郑云白简直判若从前,更加苗条秀丽的长今身上散发出浓郁的女人气息。以前她像个孩子似的每天惹是生非,令人胆战心惊,而现在的她已经成长为目光深邃的成熟女人了。郑云白为自己有这样的想法而感觉难为情,于是他换了个话题。
“以后你打算怎么办呢?”
“我还没想过……”
“也不能结婚,只能到死做个处女鬼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