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7楼20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北大情事
以"蓝花指"或"鹰爪功"等名种姿势撕开一封封娟秀的来信,或细读文本,或欣赏玉照。晚饭后携信数封,漫步在湖光塔影之中,或高诵,或低吟,其喜洋洋者矣。

    据才子同班同学透露,来信共达数百封。才子千般比较百般玩味,终于从中选定了自己的心上人。其余的落选者,才子慷慨赠与同窗好友。还曾来我们宿舍要老蓝"随便挑上一个"。老蓝有些生气了,两人不大愉快。才子走后,老蓝独自朗诵了一阵抒情散文。

    才子毕业后没留在北京,而是与他的心上人比翼连理而去,据说是回到故乡。这有点像范蠢携西施泛舟五湖的样子。才子为三教增添了一段美丽的故事。我有几次在三教给学生讲座,望着讲台下的学弟学妹们,偶尔精神溜号,想:这里面没准儿又有几个才子呢。

    三、我想谁就是谁

    小文是我们班的活宝。只要有小文在,就有欢笑在。但世界上从来是这样,给别人带来欢笑的人,往往最不被人关心,甚至被人认为浅薄无聊,顶多说你一句"开朗幽默"。很少有人去想,一个人为什么会成为"开朗幽默"的人。

    小文从上大学第一天起,就跟我非常好。他常常挖苦、挤兑我,在语言上占我的便宜,比如编些什么"文即风流一世豪,孔生猥琐半只猫"的对联。他跟别人开这样的玩笑时,有的人会生气,反唇相讥。而我不认为这对我有什么伤害,相互之间不打打闹闹,还算什么哥们儿!所以班里要数我跟他谈笑得最多最随便。可是他从来没有说过他有什么苦恼、烦闷,他一开口就是单口相声。有时睡前醒后听到他重重地叹气,别人多以为他又在扮演什么角色。其实有人扮演别人时,不自觉地表露的正是自己。

    小文的故事也颇多。这里只说他的一点"情事"。小文在中学是个风云人物,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做"独霸诗坛、独霸文坛"。所以自不免有红颜倾心。小文喜读古典文学,看得出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理想。上大学后,每天忙于收发情书,产量极为惊人。他告诉我说,第一个学期所写的情书就达200封。我的辨证唯物主义学得比较好,觉得两个人日吐千言,无话不谈,恐怕要物极必反。"谈恋爱"三个字中,我认为"谈"的地位应该是最低的,有爱不用多谈,无爱多谈也没用。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女孩子们都把恋爱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去了,越谈反而越显出"百无一用是书生"。果然,第二年小文的情书就开始减少了,我有一位老乡,和小文的女友在同一所大学是同学。他来北大玩时告诉我,小文的女友在他们学校风光得很,大小也算一朵校花,围追堵截的歹徒颇为不少。他看了小文以后说,小文虽然有才,但恐怕不是歹徒们的对手,就像《日出》里的方达生不是潘月亭们的对手一样。

    好像是一个明媚的春天,校花光临我校。小文西装革履,齿白唇红,指点北大,激扬文字,一路陪同解说。夕阳西下,小文默默地独自归来。晚上还说了几个笑话。后来,就听到了他沉重的叹息。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意思是说那个女人的默默奉献支持了男人的成功。而我想说,一个成熟的男人背后一定至少有一个狠心的女人。在100多天里写出了200多封情书,这是多么巨大的激情。美人伸出玉足,将这激情无情踩灭,那激情浓缩后就会变作成熟的力量。

    如果说在此之前小文的"情思"是"现代"的。那么在此之后小文的"情思"就进入了一个"后现代"阶段。他由那么一个忠贞不贰的骑士渐渐变成了一个朝三暮四的嬉皮;他经常"看上"了某个女同学,而且看上了之后就回到宿舍里唠叨。他的唠叨一般是三部曲。先是咏叹调,赞美那女生如何如何好。比如那女生是拉手风琴的,小文就赞道:"好一双洁白的手啊!弹在那洁白的琴键上,就像弹在我洁白的胸膛上。"第二段是愤恨的控诉,一般是这样:"可恨她已经有了男朋友,就要嫁给那有钱有势的禽兽,一点不懂得珍惜我对她的爱。风啊,怒吼吧,雷啊,轰鸣吧,除去我的眼中钉,让我的爱人快快来到我的怀抱!"第三段则转成无奈的叹息,"唉,老孔啊,她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我就是那多愁多病的身。我跟她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小文的三部曲都采用比较夸张的舞台表演手法,因此大家多认为他是"犯病",是恶作剧,是臭文人见到美女之后的正常发泄。但我觉得小文的"孔孟衣冠"之中,实在是借"假我"之酒浆,浇"真我"之块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