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矮番薯自选文集:月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几只现代诗
    冯至《蛇》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想那茂盛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来了,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1926

    诗歌鉴赏

    无论是在日常的想象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蛇似乎都不是什么美好的形象。它身上总是笼罩着妖异之气,常让人“悚惧”,而很难使人联想到“忠诚”。但在这首《蛇》中,诗人一改我们心目中蛇的原型,使它轻灵忧伤,至情至性。据冯至日后的回忆,这是一首借画抒情的诗。当时他看到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画家毕亚兹莱的一幅黑白线条画,“画上是一条蛇,尾部盘在地上,身躯直长,头部上仰,口中衔着一朵花”,他觉得这蛇“秀丽无邪,有如一个少女的梦境”。于是诗人将少年对爱情“寂寞”而纯真的向往融入这条“静静地没有言语”的蛇之中,借蛇“热烈的乡思”暗喻痴情的相思,又用“茂盛的草原”比附恋人“头上的、浓郁的乌丝”。只这一层比喻已经使诗歌奇崛不凡,但诗人意尤未尽,更进一步使蛇活动起来。它从恋人的梦中出来,“从你那儿轻轻走过”,仿佛爱的使者,“把你的梦境衔了来”,“绯红的花朵”也成了爱的羞涩与热烈。我们知道,爱的抒情诗极易变得夸张,直抒胸臆常会显得激昂有余而深情不足,那么这首构思精巧,结构完美而意象?新颖的诗当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冯至(1905—)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1927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在诗歌界反响甚大,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而冯至自己对早期诗作的评价是:“形式比较多样,语调比较自然,写的还是真情实感”。总体看来,冯至的诗歌感情含蓄深沉,于平淡中见奇巧,这些特点在这首诗中也得到了完整的表现。另外,他的诗歌虽为自由体,但结构整齐,格律韵式井然有序。本诗而的用韵就很严谨,诗节内部ABAB押韵,每节换韵。从而使诗歌获得强烈而又富有变化的整体感。

    皓月

    法 魏尔伦 ○葛雷译

    皓月闪烁在树林,

    枝干上 树叶下

    发出一种声音

    啊,心上的人。

    池塘像深邃的明镜,

    倒映着黑色的柳影,

    风在柳梢啜泣嘤嘤……

    梦幻吧,是时候了。

    辽阔,温馨的宁静

    似乎走下

    星光闪烁的苍穹

    这正是美满的时刻。

    月亮升起的地方

    作者:小岛

    月亮升起

    有雕归巢的声音

    有鱼儿跃出碧光

    有琴声演绎古老传说

    好多不知谁的眼睛

    落于白桦树上 眨.?眨地

    透出智慧和孤傲

    夜里

    却抛给月亮

    无限柔情

    也是那晚

    贴在窗上的那些

    姥姥剪出的窗花

    被冰凌花裹着

    在我的梦中

    溶化了

    (萨尔图:大庆市一地名,蒙语意为"月亮升起的地方")

    中 秋

    ㈠

    如果那也算作一次分离

    在我年轻的心中

    是否可以原谅你

    就像落叶可以原谅野风 无礼

    青春可以原谅岁月 将她抹去

    ㈡

    蟋蟀停止了吵闹

    石榴树挂满了羞红的果

    最后那一场雨淋湿了野玫瑰

    (他们说湖边的玫瑰喜欢歌)

    你会不会坐在月下

    听我唱

    听我的歌飞进山林

    飞越湖水

    飞向那一轮圆月

    ㈢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难演的戏

    在众人围成的舞台上

    没有灯火 没有音乐

    只有用我嘹亮的声音

    唱那首忘了名字的歌

    那又怎么样呢

    岁月还将继续

    不知到哪一天 又要分离

    ㈣

    月已升至半空

    原来湖水也会有潮声

    原来自始至终永恒不变的

    只是月圆月缺

    苍白的林中

    秋菊绽放

    月下

    你我含泪挥别

    年10月9日

    抒情诗选(4篇)

    于洛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