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帝国II:国命纵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节 新人新谋弃霸统
者死,无非知己者以利换之。鲍叔牙当年不慷慨,何来管仲之高义?周厉王若不专利,何得失国出走?而致‘共和执政’?轻利者必得大义,专利者必失人心。大哉孝公!大哉商君!此乃臣之心得也。”

    “一家之言,一家之言。”嬴驷不禁大笑,觉得犀首这番话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便硬生生将原本要说的“有失偏颇”咽了回去,却也不便于一概褒奖。

    笑得一阵,犀首正色拱手道:“秦公所思,犀首尽知。臣告辞。”

    嬴驷一怔:“上卿何得匆忙?正要共商长策?”

    “秦公定策在胸,何用犀首多言?”说完,竟大袖飘飘而去。

    次日傍晚,老内侍禀报:“上卿府总管来报,上卿封印离都,留下一卷书简呈来。”

    嬴驷打开竹简,寥寥数行,尽行入目:

    秦公明察:无功不居国。犀首言尽事了,耽延无益,自当另谋他国。秦国机密,自当永守,以报公三月知遇之恩。犀首昨闻洛阳名士苏秦已入咸阳,或可有奇谋良策,公当留意。犀首拜辞。

    嬴驷看罢,不禁一阵怅然:一策不纳,便飘然辞去,犀首也未免太过自尊也。但设身处地的仔细一想,如此秉性的特立独行之士,要他无功居于高位,无异折辱其志节;强留别扭,不如顺其自然,日后也是一个长情。

    拿起书简再看,嬴驷方注意到“洛阳名士苏秦已入咸阳,或可有奇谋良策,公当留意”这句话,不禁精神一振!想起犀首初到时曾经说起苏秦、张仪二人,思忖一阵,嬴驷吩咐老内侍:“秘查洛阳苏秦行止,着速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