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拥有得寸进尺才能的画家。
和歌:我创作的缘起
我也曾经有过与此类似的经历。
我上初中一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中山周三老师,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国语老师。为了让我们记住汉字,他让我们模仿相扑比赛的方式,分小组互相进行汉字听写,每次都按力士等级给我们排名。托中山老师的福,同学们既享受了游戏的快乐,又记住了汉字的写法。
在对诗歌与和歌进行讲解时,中山老师并不纠缠于一些词语的详解和推敲,而是一个劲地用洪亮的声音给我们朗读,边读边问:“这首诗好听吧?”“你们觉得怎么样?”“你们有什么感想?”这是一种把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放在首位的教育方式。
中山老师主办了一本名为《原始森林》的和歌杂志,所以有时也让我们写一些和歌。
有一次,我写的和歌恰巧被中山老师看到,“你的和歌中如实表达自己情感的部分,写得非常漂亮。”老师大大地表扬了我一番。
这可把我高兴坏了,从此我便喜欢上了国语。中山老师读了我的各种习作,并予以表扬,于是我变得更加喜欢写作,就这样我和老师配合默契,不断进步。
现在,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在中山老师的教导下,我喜欢上了国语,这就是我写小说的缘起。
如果当年没有遇到中山老师的话,也许我会从事与现在完全不同的职业。
不娇惯,常表扬
这里要讲的内容不仅针对幼小的孩子,其实也包括中小学生,我们应该用心发现他们的某些长处,并及时予以表扬。
对孩子不应娇生惯养,但发现了优点,就应该立刻加以表扬。
“某某小朋友,这个你做得真好呀!漂亮极了啊!”“这个地方特别不错,你好了不起,要好好加油吧。”只要发现了长处,就要表扬孩子。
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孩子们非常单纯,是得寸进尺的典型,所以没有比利用孩子这种习性更好的方法了。孩子高兴了,会变得愈发努力。由于努力,事情便会做得更加出色。因为表现出色,又会受到赞扬,孩子就愈发努力,双方配合默契,孩子就会不断进步。
不管多么优秀的孩子,当然也包括大人,倘若每天都生活在“你根本不行”、“你真是个傻瓜”一类的批评之中,长此以往,就会真的变成一个没用的、傻瓜似的人了。
对于女孩,如果不断地进行夸奖,“某某小朋友长得多漂亮啊”,“你可爱极了!”那么女孩子真的会变得漂亮、可爱起来。相反,如果每天都是“你长的丑得要命”、“你一点儿也不可爱”之类的贬低之词,那么女孩就真的会成为可怜的女孩了。
因此语言极为重要。一句话既可以救活一个人,也可以杀死一个人。对于才能也是如此。
人能否成功,不只取决于才能的有无,而在于究竟能把人的才能发掘和引导出来多少,社会上所谓有才能的人,都有一个在适当时期,用适当方法将其才能发掘、引导出来的人。相反,人们口中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大多只是由于其潜在的才能没有在适当的时机被发掘和引导出来。
如此看来,“得寸进尺、得意忘形”并不是卑鄙无耻的事情,而是一种让人朝着光明的未来展翅高飞的了不起的钝感力,我相信大家会明白这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