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之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兵败野人山-孤旅
子文旧部,归六十六军建制。此时军长张轸远遁保山,所以孙立人并不肯对杜聿明唯命是从。

    “孙师长消息确实么?”杜聿明装作十分惊讶地反问。他的内心非常恼火,只是碍于不是孙的直接上司,不便马上发作罢了。

    “我刚刚收到史迪威参谋部通报,盟军在密支那以南已经发现日本人的坦克,他们预料日本人将先于我军占领密支那。”孙立人立即把史迪威的电报念了一遍,这个举动大大激怒了杜长官。

    “孙师长有何高见?”杜聿明冷笑着问。

    “我认为立即向西转进还来得及。倘若错过机会,我军必将陷入绝境。”孙立人并不示弱,挺起胸膛回答。

    杜聿明扫视部下:“你们中间,还有谁打算赞成孙师长的高见?”

    静场片刻,戴安澜、廖耀湘站起来,大声回答:“我们决心遵从蒋委员长的意志,誓死北进,别无二心。”

    孙立人不以为然,讥讽道:“莫非二位师长决心留在缅甸开辟根据地?”

    戴安澜凛然驳斥:“我生为中华军人,死为中华雄鬼,决不到印度去听洋人使唤。”

    “即使无路可走,也不肯去吗?”

    “你说对了,我戴某人宁愿于日寇战死,决不苟且偷生!”戴安澜不愧是威武军人,横眉立目,铿锵有声地回答。

    孙立人不打算同他们争辩,只是呵呵冷笑。

    杜聿明感到些许报复的快意,他拿眼睛再次扫视会场:“还有谁愿意效法戴师长?”

    所有军官起立,大声回答:

    “愿随杜长官,誓死北进。”

    杜聿明转向孙立人:“孙师长何去何从?”

    孙立人晃了晃史迪威的电报:

    “我很遗憾,杜长官。”

    杜聿明怒火中烧,这个孙立人太狂妄了,竟敢抬出史迪威来同他对抗!孙立人一到缅甸就同美国人大得火热,这在杜长官看来与叛逆无二,因此他决心好好教训一下这个胆大包天的小师长。

    “孙师长,你的史迪威将军恐怕早就坐飞机逃到印度去了。请不要忘记,只有我才是这里的最高行政长官。”杜聿明毫不掩饰一脸蔑视。他根本不容孙立人分辨,厉声下达命令:

    “奉委座电谕,至此国家危亡之际,我全体军人同心同德,返回国门。本长官命令:第二百师戴师长担任后卫,在温佐以东阻滞敌人。第九十六师余师长担任先头部队,三日内必须抢占密支那并掩护长官部顺利通过。新二十二师廖师长和新三十八师孙师长,还有军部直属部队为行军中路,随长官部行动。各部队须遵命行事,不得贻误,违抗命令者,一律按军法从事。”

    次日,中国大军以新编成的战斗序列向北开进。他们汹涌地越过温佐小镇,越过最后一个向西转进的三岔路口,一直向着凶多吉少的北方涌去。孙立人被夹在队伍中间,牢牢看管起来。当晚,一股尾随而至的敌人同第二百师发生战斗,戴安澜为了给军主力争取时间,主动将战斗引往科林以东地区。

    又过了一日,紧迫不舍的史迪威才率领他的小队伍赶到温佐。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大军决心继续北进。于是美国将军摘下他那顶著名的老式战斗帽,遥望北方重重叠叠的山峦,迷惑不解地喃喃自语:

    “莫非杜……真的不相信,密支那已经是个陷阱?”

    2

    密支那位于中缅边境西侧,紧领云南腾冲,为仰(光)——密(支那)铁路终点,也是北缅第一大城市。

    一九四二年五月八日凌晨,一支日军坦克部队出现在密支那郊区公路。与此同时,日军步兵开始强渡伊洛瓦底江。上午七时,日军占领火车站,九时占领飞机场,又过了三个小时,一面太阳旗高高升起在市政府大楼顶上。密支那宣告陷落。

    九日,中国远征军第九十六师余韶部星夜兼程赶到密只那以西五十公里的孟拱,当即遭到日军阻击。他们比敌人整整晚到了一天。

    十日,九十六师猛攻孟拱,未获进展。日军第五十六师团增援部队开到,一批批日本飞机俯冲扫射,远征军继续受阻,杜聿明惊慌之中又犯了一个错误,他命令随后跟进的各师团及军直属队紧急通过第九十六师侧翼,饶过孟拱,“弃车上山,进入山地与敌进行游击战,伺机进入国境。”(引自《中国远征军人缅对日作战述略》)

    根据情报,密支那仅有日军第五十六师团两个联队。日军长途奔袭,人困马乏,杜聿明麾下有中国远征军四个主力师及直属部队约六万人,以绝对优势兵力拼死一战或许能够突出重围求得生路。但是杜长官下不了这个决心。因为进攻需要冒险和勇气,而杜长官本宁愿选择安全的防守和撤退。

    抗战以来“恐日症”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中国官兵的心里。

    命令一下达,中国大军不战自乱。官兵们争相逃入山林,武器辎重扔弃在公路上,比比皆是。

    中国军队的主动撤离使严阵以待的日本人很是纳闷了一阵。本来,渡边师团长并没有完全的把握挡住中国人,但是几天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