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就非光明正大的作
风,无论如何不能让旁人知道。康熙批复密折,从来不假别人之手,一度右手有病,不能书
写,勉强用左手批复。但在政治黑暗的时代,统治者派遣探子私访密奏,却众所公认是理所
当然。这种对“特务工作”的价值观念,是政治清明或**的一种明显分野。
康熙四十八年七月初六,李煦在请安折子之中,又附奏江南提督张云翼病故的讯息。向
皇帝请安,是“恭祝万岁爷万福金安”,该当大吉大利才是,死亡的消息必须另折奏报,决
不可混在一起,否则有咒诅皇帝死亡的含义。李煦这个奏折犯了基本的忌讳,十分胡涂。奏
折中说:“恭请万岁万安。窃提督江南省军务臣张云翼,于康熙四十八年六月十八日,病
患腰痈,医治不痊,于七月初三日巳时身故,年五十八岁,理合奏闻。苏州六月晴雨册进
呈,伏乞圣鉴。”
康熙见了这大不吉利的奏折,自然很不高兴,但申斥的语气中还是带了几分幽默。朱
批:“请安折子,不该与此事一起混写,甚属不敬。尔之识几个臭字,不知哪去了?”
李煦见到御批,自然吓得魂飞魄散,急忙上奏谢罪,痛自忏悔。康熙批:“知道了。”
康熙五十一年七月,江宁织造曹寅(曹雪芹的祖父)奉命到扬州办理刻印《佩文韵府》
事宜,染上疟疾,病势甚重。李煦前往探病,曹寅请他上奏,向康熙讨药。
康熙得奏之后,立即朱批:“尔奏得好,今欲赐治疟疾的药,恐迟延,所以赚驿马星夜
赶去。但疟疾若未转泄痢,还无妨。若转了病,此药用不得。南方庸医,每每用补济
(剂),而伤人者不计其数,须要小心。曹寅元肯吃人参,今得此病,亦是人参中来的。金
鸡拿(即奎宁,原文用满文)专治疟疾。用二钱,末。酒调服。若轻了些,再吃一服,必要
住的。住后或一钱,或八分。连吃二服,可以出根。若不是疟疾,此药用不得,须要认真。
万嘱,万嘱,万嘱,万嘱!”康熙连写四次“万嘱”,又差驿马赶急将药送去扬州,限九日
赶到,可见对曹寅十分爱护关心。奎宁原是治疟疾的对症药物,但曹寅可能有其他并发症,
终于不治逝世。康熙甚为悼惜,命李煦妥为照顾曹寅的遗属。
李煦的奏折之中,有一大部分是关于实验新种稻米的。康熙很重视稻米品质,经过多方
试种,培育出一种优良品种,发交各地官绅试种。李煦详细奏报试种的情况,某官种几亩,
亩产几石几斗;某商人种几亩,每亩产几石几斗等等。如康熙五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奏:
“窃奴才所种御稻一百亩,于六月十五日收割,每亩约得稻子四石二斗三升,谨砻新米一斗
进呈。而所种原田,赶紧收拾,乃六月二十三日以前,又种完第二次秧苗。至于苏州乡绅所
种御稻,亦皆收割。其所收细数,另开细数,恭呈御览。”可见李煦还负有“种御稻实验
田”的任务。
康熙将“御稻”种子普遍发交各地官绅商人试种,每人试种的田亩多数是两亩至三亩。
李煦种到一百亩,是最大的实验农场。所产的米当时叫做“御苑胭脂米”,色红味香,煮粥
最美。《红楼梦》写庄头乌进孝进给贾府的,就是这种米。康熙在南巡之时,见到民舟中满
载猪毛、鸡毛,问起用途,得知是用作稻田肥料,其后即下旨试验,效果甚好。比之后世不
经实验而大搞卫星田,不注意品种肥料而只虚报瞒骗,康熙的种稻实践是科学化得多了。
李林盛的奏折
康熙颇有幽默感,虽然在严肃的公文批语之中,往往也流露出来。
康熙四十年十月二十四日,陕甘提督李林盛上了一道奏本。这人的正式官衔是:“提督
陕西甘肃等处地方总兵官右都督加一级降二级戴罪图功。”奏折中说:“皇上著问:‘提督
好,提督身上好么?各官好么?又在先的提督地方上事宜、雨水情形俱不时启奏,今你到任
来,为何不具本启奏?今后可将地方上事宜不时启奏于皇上知道。又皇上赐你鹿舌、鹿尾、
干肉等捌样,你可查收’等因。臣随恭设香案,率同将弁各官,望阙谢恩,领受讫。除臣恭
奉纶音,颁赐食品,见在另疏奏谢逃邝外,所有奉宣地方事宜,雨水情形,令臣宣奏之上
论,臣谨遵旨具复。伏念臣以庸愚,幸生圣世,遭遇尧舜之主,身经太平之年,毫无报称,
夙夜兢惕……”
此人不明白康熙的性格,奏折中以大量套语歌功颂德,关于地方事宜和雨水情形,也是
报喜不报忧。此人大概是汉军旗的武官,所用的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