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巨匠与杰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
十分心酸,也实在不足为奇。

    牧师住所的生活之艰辛和孤独被过于夸大了。才华横溢的姐妹们似乎对之并无怨言;实际上,假如她们静下心来想想父亲的出身的话,很可能会觉得自己远没有什么不幸的。比起全英格兰许许多多牧师的女儿来,她们既不算富裕,也谈不上贫穷,都是生活孤单、收入有限。勃朗特家也有邻居,像住得不远的牧师、士绅、工厂主、小制造商,都可以与之交往;如果他们家离群索居的话,也是自己选择的。他们不富也不穷。勃朗特先生从事的圣职给他带来一套房子和每年两百镑的收入,妻子则每年五十镑,在其死后可能也由他继承,伊丽莎白·布兰威尔来霍沃思住的时候,还带来每年五十镑的收入。因此全家共有三百镑可以支配,这笔钱至少相当于现在的一千两百镑。今天的许多牧师,即使算上所得税,也会视之为一大笔钱;而今天的很多牧师太太,如果能有一个女佣的话,简直就谢天谢地了:勃朗特家通常都有两个女佣,而且每当活儿多的时候,还有村里的女孩子们过来帮忙。

    1824年,勃朗特先生将四个大一点的女儿送到位于科文桥的一所学校。学校刚刚建起不久,专门为穷牧师的女儿提供教育。这个地方很不卫生,吃得很差,管理也不合格。两个大女儿死了,夏洛蒂和艾米莉的健康也受到影响,被带离学校(奇怪的是,中间又隔了一个学期)。她们此后所受的教育似乎都是姨妈给予的。勃朗特先生对儿子要远比三个女儿重视得多,而布兰威尔也确实被视为家中的聪明孩子。勃朗特先生不肯送他去学校,而是亲自负责他的教育。这个男孩儿早慧,其举止也惹人喜爱。他的朋友F·H·格伦迪是这样描写他的:“他的个头小得出奇,让他一生都烦透了。头上一堆红头发,叫他梳得高高的,远离前额(我猜想是为了弥补身高),这可真是个又大又高、充满智慧的前额,几乎占去整个面部轮廓的一半;雪貂般的小眼睛,眼窝深陷,再遮上一副永远不肯摘掉的眼镜,大大的鼻子,下半边脸却稀松平常。他总是一副沮丧的样子,从来就没改变过,除了偶尔刹那间的匆匆一瞥。第一眼望去,又小又瘦的他实在不怎么讨人喜欢。”他有些才气,姐姐们都很佩服他,也指望他能做大事。他是一个口才出色、急于表达的人,从某一位爱尔兰先祖那里,他继承了善于社交、和蔼健谈的天分(因为他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当有旅客来黑牛酒店投宿,似乎寂寞难耐的时候,店主就会问他:“先生,需要有人陪你喝两瓶吗?如果需要的话,我就派人去叫帕特里克。”布兰威尔也总是乐意效劳。我必须要补充的是,多年之后,夏洛蒂·勃朗特已经成名,有人向店主问起此事,他矢口否认自己做过这种事儿:“布兰威尔呀,”他说道,“根本不需要派人去叫。”如今在霍沃思,你仍然可以看到黑牛酒店里布兰威尔跟朋友纵情饮酒的房间,里面还有几把温莎椅。

    夏洛蒂刚刚十六岁的时候又一次进了学校,这回是在罗海德,在那儿过得很开心;然而她在一年之后再次回家教自己的两个妹妹。虽然如我所言,这家人并不如声称的那么贫穷,可姑娘们也没什么可指望的。勃朗特先生的津贴在他死后会自动终止,而布兰威尔小姐还要把她那点钱留给自己那个有趣的外甥;她们于是拿定主意:谋生的唯一手段就是把自己训练成家庭教师和学校教员。在那个年代,对于自认是淑女的女性来说,没有别的职业可选。此时的布兰威尔十八岁,必须决定自己要从事什么行业或职业。跟姐姐们一样,他在绘画上有些天赋,梦想成为一名画家。最终的决定就是:让他去伦敦,在皇家学院学习。他去倒是去了,可这一计划毫无成果,他在观光游览、尽情游乐了一段时间之后便返回霍沃思。他试图写作,却未获成功;而后又说服父亲给他在布拉德福建立一间画室,他可以为当地人画肖像,以此谋生;可这也失败了,勃朗特先生叫他回家。之后他又给巴罗佛内斯的一位波斯尔思韦特先生担任辅导教师。他好像干得还不赖,可不知什么缘故,六个月之后,勃朗特先生又把他带回霍沃思。很快又在利兹到曼彻斯特铁路的索沃比桥车站给他找到一份主管牧师的工作。他无聊又孤独,大量饮酒,最终因严重失职而被开除。与此同时,夏洛蒂于1835年返回罗海德当老师,把艾米莉作为学生也带来了。但是艾米莉想家想得实在厉害,以至病倒了,不得不把她送回家。性格更加平和温顺的安妮取代了她的位置。夏洛蒂干这份工作足有三年,三年后身体衰退,也回了家。

    她二十二岁了。布兰威尔不光不让人省心,也不是个省钱的主儿;夏洛蒂身体一好,就不得不当起了保育员。这活儿她可不喜欢。她跟妹妹们都不怎么喜欢孩子,这一点跟她们的父亲一模一样。“拒绝这些孩子的无礼亲近可真够难的,”她写信跟埃伦·纳西说道。她痛恨寄人篱下,而且时刻防备着别人的冒犯。这个人可不怎么好相处,从其信中也看得出来:雇主们很自然地认为自己有权要求她做的事情,她却觉得是在帮忙。她在三个月后离开,回到了教区,但是大约两年后,又给罗顿(靠近布拉德福)的怀特夫妇做起事来。夏洛蒂觉得他们没什么品味。“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