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同:头大如笆斗,眼陷如古井,鼻高如山丘,耳长如瀑布,青灰灰的面皮,白森森的獠牙,望之甚是可怕。甘耳尊者左手托起一棵桃树,右手掌中有一只鼓起的圆眼睛,正斜倚在一朵白云边。
“杨施主,你的命上上的好!”演珠不待问便大声地说。
“何以见得?”杨度把甘耳尊者细细地端详了一番,却不明白好在何处。
“施主你看。”演珠指着怪罗汉,“甘耳尊者左手中的桃树,是一个‘木’字,右手掌上的眼睛,是一个‘目’字,‘木’‘目’合起来是一个‘相’字。杨施主,你日后要当宰相的。贫僧预贺你了!”
“真的吗?”杨度非常兴奋。
“这是决不会错的。”演珠极为认真地说,“看施主这种气宇,今后一定有宰相的福分。”
夏寿田说:“晳子,你若真的做了宰相,一定要重修碧云寺酬谢佛祖才是。”
“一定,一定!”杨度高兴地说。
曾广钧看着甘耳尊者身后有一片白云,心想:常言只说是靠山,再也没有靠云的。俗话说风吹云散,云若是散了,这尊者不就没有依靠了吗?心里这样想着,觉得有点不大吉利。
“重伯兄,你也来试一试吧!”夏寿田怂恿。
曾广钧说:“我早就数过了,数到头来,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妻妾成群的享福尊者!”
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一个小沙弥进来,说斋饭已准备好了,演珠把大家请入饭堂。饭桌四周各点起一盏洋油灯,雪亮的灯光照出一桌丰盛的斋席来。这斋席也有鱼肉,也有鸡鸭,但都是用豆腐干、笋干做成,却又比真的大鱼大肉更清爽可口。也有酒,那是用西山泉水酿成的素酒,清清的,甜甜的,十分对文人的胃口。演珠频频递菜,殷勤相劝,三个年轻人不拘形式大饮大嚼,一顿斋酒席,吃得比城里八大居的荤菜有味多了。
饭后,演珠把他们送到客房,东拉西扯地闲聊了半个时辰,他明天还得早起,安排一个小和尚照料后,便告辞了。而此刻,这三个才子的谈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