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零下一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眼中……
此拖沓,不值一提,连主题曲都难听了。 所以税制作和编剧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敢说周星驰那几部好片子的剧本拿到一些所谓正统的导演手里,恐怕连通都通不过。

    眼中罗大佑

    罗大佑被称为“音乐教父”,而台湾音乐史上并没出现“音乐教母”,足以证明罗大佑地 位的特殊。历来一对一对的没多少地位,今天有个金友,明天又冒出一个玉女,滥了就不值 钱了。

    罗大佑是李宗盛一样的创作人,都是流行歌曲生产线而且词曲都较有内涵。李宗盛的认 识是一首歌好不好,歌词比歌曲重要。罗大佑写出过许多的好词,像《恋曲》、《童年》、 《皇后大道东》、《滚滚红尘》人你的样子》、《光阴的故事》等等等等不胜枚举,还把一首政 治味很浓的《东方之珠》写得如此动情,的确功力不浅。但是,罗大佑的曲到后来开始显得 重叠,词曲叠得最厉害的是《童年》和《光阴的故事人

    而且罗大佑的词由美到了空的地步。他似乎在追求一种面面感但措辞开始乱,在画面感 的追求上,张洪亮的《请定回落桥》就非常成功。

    总体而言,罗大佑是成功的。罗大佑千万不要学什么体坛名将,一会儿挂靴,一会儿复 出。罗大佑一旦复出,就必定失败。

    眼中张信哲

    我的哥们曾总结说,哪里有女生的尖叫,哪里就有张信哲。

    第一次接触张信哲是他的《用情》专辑,这是他在EMI的最后一盘专辑,总体感觉相当 好,之后又收齐了他出道以来除《说谎》外的专辑。别说张信哲是什么人妖声音,他生下来 就这样子,怨不了他,而且许多歌只有他的声音唱才有味,《别怕我伤心》、《爱如潮水》等 都是词曲意境结合比较好的歌,但总体而言,失败的歌比成功的歌多。尤其是在歌词上,越 写越差,特别是换到了索尼唱片后,那帮子写词的不知在写些什么,常常前言不搭后语,张 信哲本人和公司也不知道在挑些什么,尽往差里选。

    这种水平的退步从《直觉》开始,一路退到现在的《回来》,而《回来》整盘专辑里的 歌词几乎是我见过的专辑里最差的。而张信哲大概也是日子过舒坦了,苦情歌也唱不苦了, 再也没有以往的震撼力了。

    眼中范晓萱

    至于范晓萱,我不想说太多,只是个人十分喜欢她在《Rain>的MTV里的样子。尽管我 十分支持人的生活要多多改变,但我不支持一个歌手——尤其是成功的歌手转型。这就像恋 爱时的双方,总是希望对方不要变,除非自己变得比对方还快。依范晓萱的形象和声音,情 歌煽情最多止于《深呼吸》的份上,再下去就不适合她了。你能接受范晓萱唱张信哲的《依 依不舍》吗?就像你不能接受张信哲唱范晓萱的《健康歌》。

    眼中谢霆锋

    对于谢霆锋,我更不想多说什么,我甚至不知道我有没有写对这个名字。更加不明白许 多评论所谓的“叛逆劲”是指什么,你说头发长就叫叛逆吧,那人家刘欢都还没叫叛逆呢。 连最能代表一个歌手个性的歌都是十分普通的陈词滥调,看来许多记者和女孩的眼光是没治 了。“叛逆”这个词,不是毛留得长一点,看上去就像可以随便玷污的。

    眼中新概念

    今天收到一本外地办的刊物,我很纳闷干嘛要寄给我。翻开目录,看见一篇批评新概念的,写得极有道理。开门一句就劈中要害——“难道早恋多一点就是新概念?”幸好我的三 篇没写早恋,否则就连着一起被劈了。

    关于“早恋多”,我的看法是旧中国的穷苦人家孩子吃不到饭,所以一天到晚嚷着想着 要吃饭。我平日饭吃得多,所以暂时没有这个欲望。

    开始几届“早恋多”是没有办法的,大家现实一点。进了高中情窦还闭得撬都撬不开的 会徒失许多生活的乐趣或痛楚,那样就遗憾了。怎么说都是大龄青年了,参赛的又吃到过饭 的大多都对早恋(往往是初恋)有深刻回忆,记录下来又可以直接进大学,何乐而不为。不 过我推荐大家去看一下《白桦林》和韩岚编的一套丛书,里面的故事更精彩。

    “新概念”最大的弊端就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几所大学联办。这多少使高三参赛者 心浮气躁,拼命要让自己的文章出挑,在语言上做文章。这样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