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罪全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大盗
有些老年人流下了眼泪。这时救火车来了,现场一片混乱。冒着生命危险救人的青年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人们甚至没有发现他是什么时候悄悄离开的。

    事后,那个女人和丈夫多方寻找救命恩人,他们在电台报纸刊登消息,询问目击群众。有群众反映那个年轻人留着长头发,胳膊上刺着文身,有可能是个在附近租住房子的打工仔。夫妇二人去了当地的派出所查找暂住人口,一个富有经验的老警察听了他们的描述后说:

    "能够徒手攀爬6楼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训练有素的特警军人……"

    夫妇问道:"另一种呢?"

    老警察犹豫了一下,回答:"那人很可能是个贼。"

    这个贼就是小油锤。

    作恶的人也有善的一面。贪污73万元的教育局长马觉明长年资助几个贫困大学生,人贩子赵桂芹救过落水儿童,杀人犯包金龙为村里修桥,强奸犯甄洪给乡里种树。

    小油锤走进一片居民区,看到一户人家发生了火灾,最初他是想看看热闹的,甚至有点幸灾乐祸的心态。后来他听清楚了阳台上的孩子喊的是什么,那孩子一声声大喊着:爸爸,爸爸……他突然想起离开家的时候,孩子才10个月大,他在外潜逃流窜了三年,自己的儿子应该3岁多了吧,也会喊爸爸了。他一阵阵心酸,准备离开,但那喊声一下下敲打着他的心。转身拿起绳子的那一刻,他不再是一个小偷,不再是一个通缉犯--他是一个父亲。

    救人之后,小油锤去了哪里呢?

    他上了火车。

    这个通缉犯只有在火车上才可以看到自己的家,冀北平原上的一个小院子,门前有个池塘,栽着几棵杨树。

    他对家的回忆,就是从那个池塘开始。

    小时候他就常常坐在池塘边的树下看着火车驶过去。他跟着母亲偷煤,用长竹竿绑上一种自制的挠爪,这种简易的工具是当地人的发明。后来,他用这种挠爪勾旅客的行李。火车行驶得再快,只要车窗开着,他一伸手,旅客放在桌上的包就会不翼而飞。他在工地上当过小工,开过拖拉机,还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家电维修。但这些很快都被他放弃了,正如他所说,"我的胳膊也想干活,我的脑袋却不答应"。

    他盗窃,不是因为贫穷,而是无法改变贫穷的生活。

    后来,他和一个叫红的女人订婚了。

    他和她坐在草垛上。

    她说:"邻居家小秀结婚时,男方陪送的三金一木。"

    "啥三金一木?"

    "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还有木兰小摩托车。"

    "我也送你三金一木,金戒指,不,"小油锤说,"我送你钻戒,一颗大钻石。"

    "什么时候送我?在哪呢?"

    "看那里。"他指指天上,一颗亮闪闪的星星。

    她笑了。"那摩托车呢?"

    "你闭上眼睛,我给你变出来,我会魔术。"

    她闭上眼睛。

    他吻住了她。

    结婚后,小油锤和妻子一连吃了三个月的咸菜。那咸菜叫洋姜,是一种地下的果实,在夏天会开出黄色的花。儿子出生以后,生活更加糟糕了。他开始偷自行车,转手卖掉,他的开锁技术并不高明,有时他会举着一辆自行车走在大街上。有一次,他在盗窃的时候被人逮住了,那人要把他送到派出所,他用螺丝刀狠狠地捅了那人一下,逃回了家。

    那天晚上,下着大雪,他家的炉子上正咕噜咕噜炖着一只鸡,老婆和儿子坐在床上看电视。

    他刚进家门,警察尾随而至。他拒捕,但是被捕了。他被关进监狱,很快又越狱了。他开始在全国各地作案,盗窃,抢劫,贩毒。他在火车上认识了库班,又介绍库班认识了自己的贩毒上线。这期间,在他家附近埋伏守侯的警察走了一批又来了一批。车站,码头,广场,甚至他家门口的电线竿上都贴上了通缉令。

    小油锤有好几次都差点被抓住。例如年的那个夏天,他藏身在打麦场上的第二十一个麦垛里。追捕他的警察,只搜索了二十个麦垛就放弃了。小油锤听着脚步声渐渐走远,他的心砰砰直跳,脑海里闪现出一个可怕的念头:自首!

    被通缉的这些年里,小油锤最初是在恐惧中过日子,最后是在思念中过日子。他觉得自己早晚都会被抓住,他甚至盼望着那一天快点到来。

    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坐在火车上看一眼自己的家。他只能用这种方式接近,虽然这一刹那的接近转瞬即逝。

    现在他正出神地凝视着窗外,再过半小时,他就可以看到自己家的小院子了。他想起离家的那个夜晚,雪花飘着,炉火正旺,炖着一只鸡,老婆把儿子逗得咯咯笑。这个画面他久久不能忘怀,他在潜逃流窜的日子里深深呼吸就能闻到炖鸡的香味。那只鸡炖了很多年,家应该还是老样子,一切都没有改变吧。

    小油锤的对面坐着一个穿军装的老人,老人观察他很久了。

    "你的手怎么回事?"老人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