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问。
顾嗣源看着江中月影,道:"我顾嗣源一生功名,早年点过状元,官至侍郎,算来富贵荣华,已无遗憾,可其实簧夜自思,总觉有个心愿未了,唉………"
卢云见他言词中颇多喟然,不知何事忧伤?便问道:"不知大人有何心愿?"顾嗣源凝视江水,叹道:"我一生无子承接香火,只有爱女一人,本想到了晚年,心也淡了,但谁知这半年来,我…我常在想,有个儿子,该有多好?"说着转头望向卢云,眼眶竟有些湿润。
卢云心下一凛,颤声道:"大人……大人的意思是……"顾嗣源轻轻抚摸卢云的头顶,叹道:"云儿啊,我……我若有个似你般才学的儿子,此生虽死无憾了……"
卢云"啊"地一声,这才明白顾嗣源有意收自己为义子,倘如自己移宗换姓,他日名声远扬,金榜题名,莫不指日可待,卢云感激无比,大声道:"卢云出身贫困,飘泊四方,难得遇上如大人一般的慈祥长者,实乃小人终生之福。"当即双膝跪倒,向顾嗣源拜了下去。
顾嗣源大喜道:"孩子,你……你……愿意认我为父么?"想起日后能有卢云这般聪明伶俐的儿子相伴,心中万般喜悦,眼眶忍不住红了。
卢云跪倒在地,低声道:"卢云孤苦无依,流落江南,尽管身无长物,但念及父母养育之恩,卢云一日不敢或忘祖先之名。"
顾嗣源本以为他已要拜自己为父,此时又听他如此说话,不禁一愣,道:"你……你这句话是……"
顾嗣源正自猜想不透,忽见卢云向自己拜了下去,道:"蒙大人见重厚爱,但卢云至死不敢移姓,求大人原谅。"口气虽软,神态虽恭,但言辞斩钉截铁,竟是回绝了顾嗣源的一番好意。
顾嗣源一听之下,全身凉了半截,万万想不到这卢云竟会推却自己这番心意,他既感伤心,复又失望,忍不住轻叹一声,自转过头,呆呆望着大江,良久不语。
卢云跪在地下,见他神色凝重,忙道:"小人言语有失,罪该万死,还请老爷重重责罚!"
顾嗣源微微一叹,摇了摇头,伸手扶起了卢云,叹道:"好孩子,快别这么说了,起来说话吧。"他看着卢云英挺的脸庞,替他理了一下衣襟,神态竟是爱怜无限,轻声道:"好孩子,看你这么有骨气,顾伯伯也很高兴。"只是想起自己终身注定无子,不由得流下泪来。
卢云本以为顾嗣源只是一时兴起,这才起意收自己为子,待见他脸上老泪纵横,不由得心头大震,想道:"他……他是真心对我好啊!"
卢云年纪虽轻,但饱受患难,世人的凉薄轻贱,他是受的太多了,不论少年在寺中苦读,抑或入省会考后沦为店小二,从未见过有人为自己掉过一滴泪,眼看顾嗣源待己如此,卢云心中大为感动,颤声道:"老爷,我……我……"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又拜了下去。
顾嗣源见他真情流露,心中也是欢喜,忙伸手扶住卢云,道:"孩子,快别这样了,咱们有缘相会,又何必在乎一个姓氏?顾伯伯喜欢你这身才华,等顾伯伯接任兵部尚书后,你就来做我门下的幕宾吧!"
卢云泪水滑落,哽咽道:"大人,我……我卢云受您如此见重,日后何以回报?"
顾嗣源抚摸卢云的头发,低声道:"傻孩子,只要你能发挥这一身的才学,那便是最大的回报了。"言语之中,满是真心关爱。卢云扑倒在地,放声大哭。
夜深幽静,江水缓缓起伏,两人各有伤感,经历了这夜深谈后,这一老一少各得知己之感,从此再无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