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潜伏在办公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职场的本质是利益交换。
    职场潜规则第十六条:别等着别人的恩赐,要进行利益的交换。

    不仅在职场,就算生活中,很多人也都习惯等待。

    为什么我还没有升职?

    为什么我还没有发财?

    为什么我没有遇到伯乐?

    人们总是不断的等待等待再等待,如果等不到的话,那就责怪自己命苦,觉得自己运气不好,乃至于怪上天。

    数不胜数的人都会这样,他们总觉得成功的人都是运气好,他们做了这件事情,突然成功了,然后一成百成。而我错过这件事情,没有做所以没有成功。

    或者是,成功的人总有个伯乐,别人给了他成功,给了他金钱,给了他机会。

    是这样么?

    成功者是获得别人的恩赐么?是因为上天的垂青么?

    我可以向你保证,九成九的人成功都不只是运气而已,就运气这件事情来说,每个人都有运气好的时候,但为什么成功者成功,普通人普通呢?

    因为等待别人恩赐的人,是注定无法成功的。

    成功者之成功,在于他们的积极。也许做很多事情,也无法成功,但不做任何事情,是注定成功不了的。

    对职场而言,普通人是怎么做的呢?按部就班的工作,完成任务就万事大吉,能躲着上司就躲着,能偷懒就偷懒。

    想要升职加薪怎么办?当然是去求上司,希望上司大发慈悲,看着自己忠心的份上,给一点好处。

    这种恳求的确有成功的机会,但大部分的时候都难以得到想要的好处。如果你始终抱着如此的心态,那你的职场之路必然不会很成功。

    一个真正的职场高手,永远都不会等着上司的恩赐,他们只会去做利益交换。

    

1、等待恩赐的人,永远会排在最后

    每个上司的心里都会有本帐,里面排列着各种人。

    有的人可以给他带来权力,是他的上司,这一类自然是排在最前面。

    有的人可以带给他金钱或者别的利益,这些人排在其次。

    而手下以及等待着他恩赐的人,永远都排在最后。

    这是个很正常的心理。因为前两种人,可以让你的上司得到某些好处。而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能够得到的好处当然想得到。

    而最后哪种人,只是让上司付出,而无法令他们得到。

    以人的自私性来看,你觉着哪一种人更重要呢?是与上司交换好处的人优先,还是只会等在远地嗷嗷待哺的人重要?

    答案其实很明确,任何一个上司都会优先考虑利益交换,然后再顾及手下的情绪。

    譬如前个案例中的冯晖就是个例子。他做完自己的事情后,就变成了等待恩赐的无关紧要的手下了。而林丛却有陈董这样的靠山虎视眈眈,基于利益优先的原则,主管位子一定是林丛而非冯晖。

    

2、等待恩赐,是无能者的表现

    这句话并不是说等待恩赐的都是无能者。其实所有人都会有等待恩赐的时候,而同样一件事情,很可能从利益交换变作等待恩赐。

    譬如你的上司答应你,完成某件事情后就给你好处。按理说这是个利益交换的例子,可是等你完成了这件事情后,却突然变成你在单方面的等待恩赐了。

    你是上司的人,上司却不是你的人,他不一定要完成对你的承诺。

    所以利益交换并不是那么单纯的事情,除了双方付出的承诺外,还应该有挟制性的条件。

    合同是挟制性的条件,口头承诺却不是。

    高层监督是挟制性的条件,感情却不是。

    抵押是挟制性的条件,交情却不是。

    为什么你经常会遇到上司不守承诺的情境,就是因为你缺少挟制性。为什么林丛能成功?因为他动用上层关系,将鲜于牢牢的挟制住。

    怎样让一个利益交换变成真正的交换,而不是单方面的恩赐,问题就出在挟制上。但令人无奈的是,大部分的小职员,都缺乏这样的挟制性。

    小职员都是无能者,这句话并不算贬义,而是事实,就职位、权力以及缺乏挟制性力量来看,我们都是无能者。

    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困境呢?而且要在解决的过程里,令上司看不出是挟制?

    一个技巧是留下文字,想办法留一点上司承诺的证据,不管这在将来有没有用,都是种挟制性的手段。

    另一个技巧是利用上司的上司,就如同我们前面几个例子中所说的,将更高层牵扯入交易里来,让交易更加有效。

    还有的技巧就是利用你手上的资源。黄陵华为什么能够做上副总,甚至出事后也没有被辞退?那就是因为他有客户资源,有足够的业绩力量,这也是种很强的挟制力量。

    等待恩赐,是无能者的表现。

    而你有足够的能力,就能让恩赐变成利益交换。

    

3、足够的价值才有足够的利益

    这就是上一条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