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可能象马云那样把每句话都在心里计算过,那你的生存之术又是什么?
其实很简单,你应该做个跟随者。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截然不同。西方讲的是个人英雄主义,在他们的团体内,以表现自己,充分施展才华为主。这是不错的方式,但要注意,这只适合用在西方人中。
要了解职场生存术,就要先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中,是谁始终统治了民族?是谁到如今还在我们文化里占据领袖地位?
那就是不死的儒术。有人把儒术当作仁义道德的标准,其实从儒术本身的发展历史来看,它更是一种生存术。
这种生存术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中庸和隐忍。
每件事情都有一个成功的概率,如果这个概率极小,那你为什么要出头去做?这只会把自己放在失败的祭台上。
在职场上,最冒尖的人总会遭人嫉恨,被上司打压,被同类排挤。既然如此,你又为什么要冒尖?
当一件事情,你做成功了没有好处,你做失败了却要承担责任,那你又为什么要去做?
当别人告诉你“事情总要有人去做。”然后你真的去做了,你有没有想过,和你说这话的人,为什么自己不去?
你明白么?在职场上,你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蛰伏,在等候,在等待最好的机会出现。
这就像是一个玩牌高手,他绝大部分的牌都不会跟,把自己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然后等到真正的必胜的机会出现,再压上自己的所有。
你在职场,也要像个玩牌高手一样,等待再等待,隐忍再隐忍,只要你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那一定会等到那个机会。
如果职场就是个战场的话,你就该象《我的团长我的团》里小太爷烦了所说的,躲在后面,别去当排头兵,因为排头兵一定会先死的。
案例:
蒋怡最近春风得意,自从他接手了王小峰办公室主任的琐事后,自我感觉相当良好,有了一种实权在握的优越感。
这种优越感,让蒋怡觉得,他就是这个部门的第四号巨头。除了三个副主管级别外,他其实也有资格去竞争主管的位子。
所以蒋怡慢慢变得不安分,他心里面的野心悄然冒头,总是撺掇着他去做些什么。
大家都知道,蒋怡向来自视甚高,他是名牌大学高材生,毕业后对工作高不成低不就,最后被迫落在A公司销售部,这让蒋怡有怀才不遇的感觉。所以他时常会对公司运作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是对别人工作指手画脚,希望能够遇到个伯乐,直接拔擢他。
蒋怡当然没遇到伯乐,反而公司里的人很抵触他,几乎每个圈子都将他排除在外。但前些时候,冯晖却差些要拉他去小西区。这件事情虽然没有成行,但蒋怡却觉着冯晖了解他的才干,说不定就是真正的伯乐。
当最近那张大单子被上头派给林丛后,蒋怡觉得自己该做些什么了。一方面是要帮助伯乐冯晖,另一方面是要显示自己的能力,把自个放在桌面上。
蒋怡要让人知道,从此后,他也是一盘菜了。
所以蒋怡觑了个时间,找到冯晖说了自己的计划。林丛拿到今年最优厚的大单子,已经成为公司上下瞩目的焦点,而蒋怡的目标,就是让林丛偷鸡不成蚀把米。
要说这个计划,也完全拜王小峰所赐。他把办公室琐事都丢给了蒋怡,这让他每天都很晚回家,正好让蒋怡发觉,原来林丛每天都会留在办公室里上会网,从某个专业网站上搜索客户资料。
按说,林丛手上的物资十分紧俏,压根不需要上网找客户,但一个人的习惯是很难更改的。蒋怡的设想是在那个专业网站上冒充某个客户发信息,以高出市价三成的价格收购物资。
一般而言,林丛很难抵挡这个诱惑,而只要他与客户联系并达成交易意向,那林丛就闯下大祸了。而那批物资也不会继续让林丛负责销售。
蒋怡觉得这个计策堪称绝妙,是将整个局面彻底挽回的点睛之笔。
冯晖听完这计划,不置可否,他只是问蒋怡,林丛达成交易意向后,必然会对客户的资质进行调查,这一关又怎么蒙混过去?
蒋怡却神秘兮兮,直言这才是整个计划最巧妙的部分,是重中之重。
原来他准备和王小峰联合,因为王小峰是办公室主任,位子正好在传真机旁边,平时的传真都是他在接。只消伪造几份资质证件的传真单,就可以骗过林丛了,反正最后也不交割货物,不需要办太多的手续。
蒋怡摆出高深莫测的样子给冯晖上课,王小峰与林丛之间是竞争者关系,而林丛如果完成那笔物资的交易,就会成为主管,所以王小峰一定是最想扳倒林丛的,和他合作一定会答应。
更重要的是,整个事件把王小峰牵涉其中,万一出了什么事情也可以让他负责,到那时就是一石二鸟,再没人和冯晖竞争了。
冯晖听完蒋怡的计划,却不说一句话,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蒋怡得到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