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潜规则第十条:做事做的好,干活干到老。
在职场上,是不是事情做的越多越好呢?许多人都是这么想的,几乎和偷懒耍滑的人一样多。但不出意外的话,这两种人都很难在职场成功。
你要先弄明白一个道理,在职场上,多劳不一定多得,做得多不如做得对。
1、做错误的事情,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努力工作的第一个误区,就是死钻牛角尖。有些人做事情很执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别人告诉他这事情错了,还不知悔改。
当然,这么偏执的人往往在研究工作上获得成功。但是在职场上,可以获得巨大成功的人都是圆滑和变通的。
并不是说偏执的人不好,如果你性格固执难以转圜,我建议你做些研究性的工作,而不要在职场上浪费时间了。
偏执的人很容易钻入一个牛角尖,当他做不通一件事情时,会持续不断的去尝试,一次又一次的去做。
他几乎不会想到,一件错误的事情,就算重复一万次那还是错的,而且错误会越积累越大,直至无法收拾。
你重复做错事,最后结果变成对的概率极小极小,而你因滚雪球般的错误而在职场失败的可能性却很大很大。
职场并不是个坚持自我的地方,这和搞艺术、做研究完全不同。职场的重点不在于你坚持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处理各种关系。
当上司说你错了,那你就是错了,不要争辩,停止在做的事情。当超过两个同事说你做错了,你一样停下。
明白么?问题并不在于事情的对错,问题在于你能不能承担这个错误的结果。
你不听人们劝告继续下去,如果你对了,只会遭人嫉恨,一旦你错了,这个结果将难以承受。
2、你重复做无意义的事情,只会给人留下愚蠢的印象。
很多人都听过以下这个故事:“一个专家问学生,怎样才能用一把手指大小的锤子来让一人多高的巨钟摇晃起来。学生都不晓得怎么答。专家就用那把小锤子不断的敲打钟,轻微而有节奏的敲击,一直过了十多个小时,他真的用那把锤子把钟给敲的晃动起来。”
如果有人把这个故事用在职场上,并告诉你重要的是坚持不懈。
但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让我来告诉你,诡辩家们是怎么工作的,他们通常会提出一个真理,然后套用到诡辩上,让你无法争论。
坚持不懈的道理是对的,但并非对的道理可以套用在所有事情上,譬如那个专家的行为,放到职场上就是最愚蠢的。
你们要看清楚故事的基础在哪里。这个故事是专家在给学生上课,而之所以他能够成为专家,就因为坚持不懈。
但你们的目标是成为专家么?自然不是,你们做的不是研究工作,而是在职场打拼,那么一个做研究的专家的经验,又怎么可以用在你身上呢?
就好像一个女人的生育经验,又怎能用在男人的身上。
在职场上,你做对的事情和做错误的事情都可以发生,但最好别做愚蠢的事情。因为做多了蠢事,会给别人留下愚蠢的印象。
你留给别人憨厚的印象,但最好不是愚蠢。
而在职场上,有什么愚蠢的过去重复做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呢?重复做对的事情那是聪明,重复做错的事情那是偏执,而重复做毫无意义的事情,只能属于愚蠢。
职场是一个只争朝夕的地方,是拼杀的战场,你必须分辨出,什么对你最有利,什么是最有效率的,然后再去完成。
当然,如果你身处机关,那就另当别论。
3、把时间浪费在收益很低的事情上,只会损耗机会成本。
还有一个误区,很多人持续做一件收益很低的事情。他们有小富即安的心态,觉得只要做好自己手上的工作,有一点好处就可以了。
这当然算不上错,但仔细想想,你却会发现损耗了很多机会成本。
打个比方,你有没有发现过,在你的身边,有些人年龄比你小,资历比你浅,但升职却比你快。有些人看着很清闲,不太做事情,但收入却比你高。
姚明在26岁的时候,已经能赚过亿人民币,而他在上海的队友,有的一年连百万都收不到。
这是个极端的例子,你和身边人的差距或许没这么大,但如果持续下去,这差距却会越来越大。
为什么?原因就在效率。
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你付出相应的努力,然后获得适当的回报。付出的努力越少而获得的回报越高,则效率就高,相反则效率低。
有些人永远都在做高效率的事情,所以他们只要花很少的时间,付出很少的努力就能获得特别多的成果。那些能够在三十岁退休的人,那些年纪轻轻就爬上高位的人,无不是效率优先的高手。
如果你把时间浪费在效率很低的事情上,表面来看你并没什么损失,反而还小有收获。而实际,你却浪费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