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知道叶珣是在怪他将科尔沁部族军杀的太少,不过这已经都是过去式了,他现在关心的是叶珣的问题。</p>
遂皱着眉头道:“公公真的打算隐退?以公公的年纪,太早了吧!”</p>
祁秉忠冷哼一声道:“还不是朝中那些昏官,总是以公公的身份为借口来打压公公,他们行?若没公公,大明说不定早”</p>
“好了!”</p>
叶珣喝止了祁秉忠的牢骚,道:“这几年你的公子始终被安排做陛下的侍卫,你必须得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你也要为后人着想,适当的时候,就回京养老吧!”</p>
提及自己的儿子,祁秉忠也没脾气了,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p>
叶珣为了儿子,可谓是用心良苦,这几年陆续让一些将领的下一代入京,然后跟在儿子身边,此举不但是在给儿子培植势力,也是驾驭边关这些重将的一种手段。</p>
让二人坐好以后,叶珣忽地起身向二人深施一礼。</p>
二人吓了一跳,不约而同地道:“公公这是何意?”</p>
“二位都是聪明人,不瞒二位,未来离开朝堂后,我打算带着家人去西方,这件事现在尚属绝密,所以日后还需要二位的支持和保密”</p>
蒙古士兵的调动,满桂的一去不复返,以及将来一些物资的调转等等,这些都是瞒不过孙传庭或是祁秉忠的,所以叶珣必须提前打好招呼。</p>
听了叶珣的话,二人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事实上早有传言,说叶珣要远离中原,但以叶珣在大明如日中天的地位,谁能相信叶珣会真的离开?</p>
但今天得到叶珣的亲口承认,却不得不让二人震惊了。</p>
“二位不要劝我,想想历朝历代那些权臣的下场,二位就能理解我为什么要走了”</p>
叶珣的笑容中带着些许落寞,不过这种落寞却不是他们二人所能懂的了。</p>
回想一下叶珣这一年多的举动,孙传庭和祁秉忠终于明白叶珣的良苦用心了。</p>
有心想让叶珣留下,可该用什么借口?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种事在历代上演的实在太多了。</p>
叶珣又没有造朝廷的反,而且他们能有今天,可说是完拜叶珣所赐,所以面对叶珣的请求,他们能说不吗?</p>
三双眼睛坦然相对,目光中却已经说明了一切,书房一下静下来。</p>
“禀公公,陛下密信!”</p>
侍卫的奏报声,打断了书房内的静默,而叶珣却长长出了口气</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