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能欣然接受的。泱泱华夏不容轻侮!
“好吧!我的朋友。那我们就言归正传吧!”也意识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的施尔威,顺水推舟的岔开了话题。
“施尔威将军,我首先要确认一点,贵国政府能否答应我方新提出的,贵国军方无权将配合贵军作战的我国第四十八集团军分割使用的要求?”程家骥郑重其事的问道。
“是的!”尽管三天前当华盛顿方面就四十八集团军的集团战斗力,是否能让它做为一个整体参战,征求施尔威的意见时。亲眼目睹过曼德勒西北郊的那一场大血战的施尔威,本着一个职业军人必须具备的操守诚实,为四十八集团军做了担保。可对这并不表示他对中方的这个条件,就一点没意见。众所周知,独当一面的中国军队,与分别配署给美军作战部队的中国军队,在现实意义上可是两个完不同的概念。
与前者相比,后者不但更好辖制,而且还能为各个作战方向上的美国部队,同时充当挡箭牌。
虽说有些不甘心,可对于白宫的决定施尔威还是能理解的。毕竟受先欧后亚的既定国策的影响,美国今后的相当一个时期内,在亚洲战场上的地面部队的数量,都会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而美国的盟国在亚洲能这个问题上,能帮得上手来数来数去就只有中国了。在这种情形下,华盛顿在这个问题上采取比以往更为灵活的态度无疑是明智的。
“那么施尔威将军我们可以来谈第二个议题了。我请问,在完成面换装和基本适应性训练后,贵国准备安排多少各类船只配合进行两栖登陆模拟演练?另外,为能保证效果,我认为两栖登陆演练不仅应在缅甸附近的岛屿进行,时间也不能少于四个半月!”对如何跟施尔威打交道已颇有心得的程家骥,笑容可掬的把一块块‘大石头’,砸到了他的谈判对手的头上。
那一刻,对此无心理准备的施尔威的脸色难看极了!
天啊!四个半月的两栖登陆演练?
这跟此前美国政府给施尔威的至多一个半月的底线相差的太远了。同时也意味着为让中国同意出兵而许诺了大批美援的美国政府,至少要七至八月后,才能把这支得来不易的‘外籍兵团’投入使用。更要命的是,这不但会把美国亚洲战区的整套时间表都给打乱了,也会给日军更多的喘息之机,这个责任可就不是施尔威能够承担得起的了。
“将军!您不会不清楚,要是我的士兵因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方位的演练,而在实战中成千上万的倒在了海滩上。对贵国信奉‘********’的理念,将是一个多么妙绝的嘲弄!”程家骥说到这犹嫌不足,又补了一句:“我可是听说我国最高当局的夫人,在出访贵国时为了在重伤的士兵,是不是还有医治的价值上的这个话题上的一时失言,可是被贵国的主流媒体给批驳得是体无完肤、一无是处啊!”
‘威胁!这绝对是威胁!’虽明知是威胁,施尔威却毫无办法。谁让美国人处处标榜的就是‘人权、民主’呢!至于美国政府的举措会经常会受到舆论的左右,这更是美国的政治体制所决定的。
“最多二个半月!”生了许久的闷气后,施尔威才瓮声瓮气的说道。
程家骥笑了,只要施尔威肯讨价还价,他就算是赢了一半了。
###第六十三章来自大洋彼岸的召唤(四)
!#10195915
在白宫的眼中,同时具备固执式的坚强、超强的荣誉感、出人色的个人能力、丰富的军中阅历的施尔威,无疑一个优秀的将军。可是与生存环境相对复杂的中国将军们相比,施尔威在权谋机变上,还是显得太单纯、太稚嫩了。更糟的是,受其多年形成的性格弱点的影响,就算以西方社会的标准来衡量,施尔威算不得是一个好的谈判人选,情绪很容易波动是他的致命伤,而谈判这门说白了就是相互妥协的艺术,所最需要的恰恰就是足够的耐心。
“够了!程将军!你不觉我们这样没完没了的扯皮,是在消费宝贵的时间嘛!”被屡屡打压的极度郁闷,让施尔威爆发了。他愈说愈是激动,最后那几个字简直是从胸吼出来的。一共四个月的集训期,更换装备,战力磨合、两栖登陆作战演练,都包括在内了!这是底线!否则,我将呈请罗斯福总统重新考虑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施尔威气势汹汹的威胁,在程家骥看来却是不值一晒:‘重新考虑?除非美国愿意改变先欧后亚的既定国策,或是放任费了九牛二虎
之力,才扭转过来的亚洲战局,又向日本人摇摆过去。要不在‘借兵’这个事上,美国人还真没有重新考虑的权力。’
尽管自恃已拿死了对方的脉,尽管很想就此一路追杀下去,可程家骥还是决定在训整时间上,给施尔威,给美国留些余地。毕竟,国与国之间说话靠的还是实力,要是索求无度,那是很可能会弄巧成拙的。当然,那些该争的,脑子里对温良恭俭让没什么概念的程家骥,还是要力争取的!
“四个又十天,一天也不再少了!请您理解,我是在为我的士兵的生命负责。”程家骥的首次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