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靠”一应俱的巨大坟墓,这种地形地貌在风水书上,可是有名堂、有来头的,称之为死地绝域!
“蚊子这话是话糙理不粗,我看象昆仑山这种绝地,咱们就要把当一座来攻。从鬼子手里夺城,咱们老暂十八军还是有经验,当初吴城那地方,也是城高墙厚的,还不好挖洞装药,最后还不是让我们给硬攻了下来。我们当时的打法就是从各方向同时向日军施加压力,逼他分兵,只要他一分兵,那就处处是破绽,到哪时,集中兵力一拳砸下去就是了。”敢叫文颂远叫蚊子的,也就只有那个当了半辈子的乖孩子,却在短短两年间就被文颂远给活活带坏了的黄蜂黄琪了。
看着四十五集团军的两个主力师师长这么一唱一和的自吹自擂。五军的两位的师长心里可有点不大舒坦。可偏偏大名鼎鼎的王牌五军在其它那方面都比由老暂十八军繁衍而来四十五集团军只强不弱,却独独就是在攻城上叫不得嘴,憋得他们好不郁闷。这也难怪,中日开战以来,象原暂十八军在吴城一役中那样独力攻下一城,还稍带着吃掉了连援军在内的上万日军的,可谓是只此一例、绝无仅有。
程家骥在挥手镇住文颂远和黄琪后,以虚心求教的口气说道:“炳功兄,说说你的想法。”
“轮番攻击,按与关口的距离逐个拿下四个外围高地,攻击昆仑关得手后,依托关门攻下界道高地。”戴师长提出的这个作战计划。程家骥听了头两句就明白了,这个注重循序渐进的正统战法,就是在他所来自的那个时空的历史上,第五军强攻昆仑关时所使用的战法。结果如何,程家骥还是楚原时所看来过的一本历史书上,写得是明明白白,苦战半个月,击毙日军四千多人,自己伤亡一万六千七百人,前前后后打光了近两个师。其中荣誉第一师的损失最惨重,参战前师有一万三千多人,战后从关上撤下来时,连轻伤员在内仅余七百二十三人!程家骥虽不以为自己有多高明,可明明有这么一个惨胜的结局摆在面前,稍稍变通一下的胆子他还是有的。
“诸位,我有个建议提大家参考一下。”说是说诸位,可在座里人无不心不如明镜,程家骥这句是单冲着五军的戴、郑两位师长去的。这一路行来,程家骥虽然并没有过于托大,甚至显得有点过于谦和,可他身上究竟是背着常胜不败的名声(在钦江缠战那种险恶至极的情况下,能打成那么个有声有色、可圈可点的局面,除了程家骥自己,没人会认为他打了败仗。),又北上四个师的总指挥,这开口要明确表态,就算五军的两位师长都是百万军中出类拔萃的人物,这下子也只有宁神静气、洗耳恭的份儿。
“我个人认为,我军虽总力七倍与日军,在其它各方面也不逊日本人多少,可昆仑山之险和我们的时间之紧迫,两者相加,却能把这个差距缩小许多。如此一来,我们要是按步就班的去打,怕是损兵折将甚重不说,还不一定能在限期内(四天)彻底拿下昆仑山的各个要点。所以,以我之见还是出奇,这个奇有两个,一个是从最靠近昆仑关口的六零零、四四一个高地中选一个不惜任何代价强行攻下。然后就可诱敌来争六零零,消耗其兵力,敌若不争,我就趁夜强袭昆仑关,一次不成、就两次、二次不成,就三次,我就不信以日军在昆仑关口上那允其量两千人的守军,他能挡得了几次。只要昆仑关口一再告急,就把山下给逼到了悬崖边上,他要守住昆仑关,那就得从其它高地抽兵过来,他要是置之不理,我们就集中兵力拿下关口主阵地,把小鬼子的防御体系给搅他个稀巴烂。要真能打成那个样子,就能把关下的三个高地和关上的界首高地给劈成两半。面对关下那三处高地,我们已是居高临下,不难收拾,先上下夹攻拔了它们,再回过头身排开部队,在炮兵的支持下,二十四小时轮番攻击,拼死夺下界首。”程家骥只说了一个奇就已把科班出身的三个将军给搞晕了,黄琪还好一些,跟程家骥一起守过南昌的他,对程家骥的种种奇思妙想已有些免疫力了,另外两位就惨了,一向打惯了中规中矩阵地战的他们,初一接触程家骥这一套剑走偏峰的野路子,直被搞脑袋里一片混乱,好半天都没回过神来。只有文颂远在高声叫好。至于被做为地理顾问叫来的,一五五八团那位家就在离昆仑山不远的南宁七塘的许姓参谋长,更是只顾着目瞪口呆了。
“总指挥,第二个奇?”一期老大哥毕竟是就一期老大哥,别看戴师长平日显是那么的精明强干,可论事沉稳两字,还是荣誉一师的郑师长更胜一筹。
程家骥却没有直接回答这位他私下里颇为尊敬的抗日名将的所提的问题。而扭过头来,对在场的人中唯一的一位校官问道:“许参谋长,你先前跟文师长说你有个妹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