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日之血肉长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五章 新扎军座(四)
程家骥所部这两年来次数之频繁、战斗之残酷,就是可着几百万中国军队里去找,你也很难再找得出第二家了。当之无愧的别无分号!

    就这么一仗、接着一仗连着打下来,就是不想打出一支嗜血如命、好战成瘾的军官团来都可能。从这个意义说,称程家骥所部是一支用日本人血肉喂养出来精锐之师,也没什么不妥的。

    好嘛!这一闲下来来,就是两三个月闻着日本人的臭血的味,这些人还不闷疯了。军座生日,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他闹事的由头。如此一来,既不想拂了大众的意愿,又想借这个机会和部下们联络联络感情的程家骥,也就只好硬着头皮铺张一回了。

    不管程家骥初衷是什么,他还是失算了。国人在应酬学方面的造诣,岂是他一个二十一世纪来的毛头小子,能预料得到的。

    最终原定只是军中同仁聚会的庆贺程家骥二十五岁寿辰的宴会全面失控。新二十军团级以上的军官全部参加,玉林五属的县长、书记长、警察局长们无一缺席,玉林所有有头脸士绅都可怜巴巴的跑来的。席面也从原本预订的区区四桌,被迫增扩到五十桌以上,仓促加这多么席面的结果只能有一个,负责具体经办的人员只好把这间玉林最好的酒楼,整个都给包了下来。

    等程家骥到陪着黄中将到现场时,不禁有些目瞪口呆。那些军中部属来闯席也就罢了。这么多的地方人士,是如何得知自己今天上午方才决定的,要做这个生日这个消息的。第一次切实掌握地方政要、程家骥那里能想得到,他有生日对地方各界头面人物来说,不仅是给这个名副其实的"玉林王"锦上添花大好时机,更是彰显自己的身份的应有之义,莫说他在玉林最好的酒楼摆宴了,就是搬到几百里以外去,在座的许多人,也能寻了去。

    面对这与程家骥适才所说在规模上大了十倍不止的场面,对官场上的世态凉早司空见惯了的黄中将并没感到太多的诧异,看他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应付自如的样子,与平日的"迂腐",可谓判若两人。

    很快,在人情冷暖这方面,早非当日吴下阿蒙的程家骥,也起先的从震惊恢复了过来,加入了喧嚣的俗世洪流当中。

    当程家骥正在为自己的寿宴有太多不请自来的客人而烦心时,在位于博白的矿区的战俘营里细川大佐也正烦着了。只不过,与程家骥的烦恼相比,细川大佐的烦恼就显得不那么上档次。

    ###第四十五章新扎军座(九)

    !#101549

    要弄清楚细川大佐的烦恼,就得先介绍一下在程家骥的授意下,博白战俘营管理所推行的一系列的针对性政策了。

    在第一次桂南会战中,前前后后被一分为二前的原新十八军俘虏和放下武器的日军官兵不下五千人,这些俘虏中七成以上,目下都在位于博白大山中的矿区里履行赎罪苦役计划的干活。程家骥既把他们拉到了这里"劳动改造",自然是要打算在充分的利用一下这些免费劳力的基础上,通过用同是日本人的看守用皮鞭、棍棒提倡的"中日亲善",让这些日本战俘,好好的认识一下,中国还是不是那个"温良恭俭让"的大度到迂腐的"可怜"国度了。程家骥如此立意的初衷只有一个,就是加大日本人在中国当"国家强盗"的机会成本,力争让每个能有可能活着回国的日军战俘,从灵魂深处意识到,中国人也会报复的,而且日本人能能做到的残忍与灭绝,只要中国人也愿意,就能做得到,还能做得比平均智商偏低的日本人更漂亮,更无懈可击。

    在与钱绅、田家富等相关人员开过几次专题研讨会议后。程家骥在集思广议的同时,也加上了他从二十一世纪照借鉴来的关于这方面某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制订了一整套足以让这些日本强盗们欲哭无泪、想上吊都找不到绳子的先进到掉渣的管理制度

    民以食为天,是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程家骥的在战俘所做的这篇文章的破题,就顺乎天理、中国人心的做在这里。凭心而论,博白战俘营的伙食花样、质量都是相当不错得,就是日本的传统友好国家英国的无冕之王们来看了,都挑不出什么毛病。而程家骥的文章就做在一个字上,贵!一个馒头,三十日元,要知道这已相当于日军一个列兵四个多月的薪水了。没钱?也行,你"艰苦奋斗"了老半天,上缴一吨矿石,也能换上这么一个小巧精致到,比大姆指大不了多少的造型优美,号称带有减肥成分的健康食品,杂面馒头。虽说,活是辛苦了一点,面是粗了点,可毕竟是能裹腹不是,已学会容易满足的日俘们,对此还是高兴万分的,一般一拿食物到就会立即狼吞虎咽下去了。这里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了,那就是饥不择食的日俘们往往把馒头一吃下去后,就会感到更加饥饿。这些没文化的日本人并不知道,他们所干的活和所获得食物标准,是经过专门计算的,食物所能补充的能量,永远赶不上消耗的多。如此一来,那些本没多少积蓄、只能靠卖苦力挣馒头吃的日军俘虏们,在短短一两个月内,便一个个身材苗条,身轻如燕起来了。对此,田家富报告上写的是,日俘们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煅练,基本上都有八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