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使我们真正地屈服过。我们从未被谎言迷住眼睛,从未被贫困夺去自己的尊严,从未被诱惑丢弃自己的信念,我们也从未向邪恶低下过自己高贵的头颅。这,也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脊梁。
饕餮也许有人会问,你写这篇文章用意何在?我可以大声告诉人们:我是为了真实的记录历史,记录我们家族的历史,记录我们国家的历史。我们这个伟大民族,既伟大、又不幸——长达一百五十年的侵略、压迫、内战、动乱给我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可以说,这一百五十年的每一段历史,都凝聚了我们中国人太多的眼泪和鲜血。通过这一百五十年中我们家庭的兴衰变迁,您可以看到今天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加倍珍惜。
在这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中,我们这个家庭的人最为怀念的就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和八十年代中期的那么短短几年。那时的社会,总是有一种催人奋进、蒸蒸日上的清新感觉。然而,不幸的是,这样的好局面都没有持续几年。当代的中国,日益被呈现出乱世危相:工人失去工作,农民离开土地,官僚欺压百姓,民间道德沦丧,教育和医疗产业化的恶政被不由分说地强加在人民头上……作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炎黄子孙,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我对我们祖国土地发生的这一切感到痛心疾首,却又无可奈何。
是命运决定让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生活在这个国家。我们必须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不想沉默,我们不想苟且偷生,我们没有其他选择,我们被迫着发出自己吼声:不,再也不能这样生活下去了!
从二○○二年中共十六大算起,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执政一年多了了,这一年多时间里中国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虽然我这个人从来没有为领导人歌功颂德的习惯,但我真诚地认为:这一年里发生的一些事情,终于让我们看到了期望已久的那一丝曙光。
首先是二○○三年上半年在我国广东、北京等地所发生的“非典型肺炎”事件。在这次事件发生的最初日子里,制度仍然按照它的惯例行事:报喜不报忧、掩盖真相。然而,新的领导集体很快显示出了他们的不同:在四月份非典疫情最紧张的时刻,总书记出现在广州街头,与市民打招呼、与医务人员握手交谈。当时人们对来势汹汹的非典病毒认识少而又少,在人们被疫情吓得惶恐不安、谈虎色变的时候,总书记却勇敢走上街头鼓舞人民的士气。在他的讲话中,没有那种唱高调的豪言壮语,有的却是充满人情味的关怀:“我们既为一些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受到严重威胁而感到很揪心,又为广大医护人员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使患者恢复健康而感到欣慰……”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亲切平实、发自内心的关怀。而共和国的总理,则对着战斗在第一线的医务工作人员致以真诚而深切的鞠躬。当我通过电视看到上述情景时,我禁不住泪眼模糊,我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二○○三年发生的另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则是孙志刚事件。二○○三年三月十七日,年仅二十七岁的中国公民孙志刚被广州黄村街派出所以没有办理暂住证为由收容,随后惨死在收容所里。说实话,这类事件我们早已经屡见不鲜,甚至都有些麻木了。然而这一次事件所引起的后果却让我再一次深深地感动:仅仅三个月之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就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被讨论即将废止。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法律被废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因为个体遭遇的不幸而废除一项法律。
二○○三年在十一月二十四日,俄罗斯莫斯科卢蒙巴各族人民友谊大学宿舍发生火灾,造成了七名我国留学生死亡,四十多人受伤。灾难发生后,中国驻俄使馆教育参赞率教育处官员及时赶赴火灾现场协助救灾,并多次与俄方进行交涉,教育部则成立了临时应急工作组,和外交部联合派工作组赴俄处理善后事宜。这次事件官方反应及时与积极,也很出乎我的意料——因为这与以往中国公民在外受到伤害时官方的冷漠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