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会差上一把火,人们之所以会关注颁奖礼,并且收看它,不还是希望瞧见那些演员的现场反应吗?
虽然万千百态真假参半,但激动和沮丧这种本能反应,还是看得出来的,而这些内容,其实都是谈资。
正是因为今年的金球奖没有给大众提供多少话题度,所以随之而来的格莱美,便成为了当下娱乐风口上的新焦点,而当那些喜好音乐的家伙们发现,江火和斯嘉丽也出现在受邀名单上后,一股名曰得奖的浪潮,便悄然出现。
不是江火和斯嘉丽现在的名头太大,也不是主办方的举动太过现实,而是目前所展现的一切,和圈中的潜规则,完一致。
娱乐圈有啥潜规则?
拍电影的看不起拍电视的,拍电视的看不起唱歌的,唱歌的看不起跳舞的,跳舞的看不起做偶像的……
没办法,娱乐圈这个鄙视链,完就是按照商业化程度来划分的。
下面的行业,商业化程度最低,而越往上,撬动的资本便是呈几何倍增长。
从下往上爬,实属正常,而若从上向下跨界,如果没有实际奖项,人家压根就懒得看你。
说句难听的,不是每个被跨界提名的影视咖,都会欣然出席其他颁奖典礼的,就算他们的日程没有问题,他们的地位也不允许他们出席——理由很简单,你都是超a了,你的片酬都是两千五百万往上跑,结果出席一个跨界颁奖典礼空手而归,那谁会高兴?
毕竟,无论是服装造型,还是路程时间,这些,都是有成本的,当你盛装出席之后,结果却是坐在嘉宾席上僵笑一个晚上,最后看着别人拿奖?
你乐意吗?
你当然不乐意!
这不是飘不飘的问题,而是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
对于绝大多数的好莱坞a-lister来说,除非是主办方为他们单独安排了一个露脸机会,又或者说是有奖可拿,要么就是从歌手跨入演员的,不然的话,鲜少有人会去参加什么跨界颁奖礼,即便它是格莱美,即便它是最具代表性,最权威的音乐颁奖礼。
当然了,若说a-lister,其实都有贬低的意思了,很多时候,b-lister,都懒得去。
而主办方的心理,其实就和这些家伙相反了,人家之所以会向这些a-lister、b-lister发邀请函,还不是因为想要尽量邀请巨星来撑场面吗?
对于颁奖典礼而言,收视率就是影响力的最好体现,也是他们广告费、转播费的收入来源,为了扩大影响力,又或者说,为了能够让自己赚更多的钱,每到颁奖礼时,转播方总会想尽办法邀请巨星前来参加,除非真的有硬气到不靠巨星撑场面的颁奖礼,否则的话,一旦有所偏移,那这些奖项,就无法做到公平公正。
说的难听一点,在这个分猪肉的游戏中,你越牛哔,你能得到的猪肉就越多。
而得到的猪肉越多,你就会变得更加的牛哔。
就像是史皇威尔-史密斯。
在出演《独立日》之前,格莱美四提中二,而获得的奖项,都是组合奖。
而《独立日》之后,那些音乐个人表演奖就和不要钱一样颁给他,格莱美说唱两连桩不说,其他的奖项,更是你只要来了,我就颁!
现在,江火和斯嘉丽的影响力,还需要证明吗?
完不需要!
实际上,在江月收到邀请函后,她并没有直接回复。
又或者说,如果不是为了解决姐姐和斯嘉丽之间的事情,她都懒得和姐姐说。
但在她和姐姐沟通后不久,圣诞大战的第二天,瞧见收视率的格莱美主办方和直播方bs就再次联系了她,希望能够请到江火和斯嘉丽一起参加,不仅如此,他们还愿意承担二人前来的一切费用,无论是车马费、误工费、还是置装造型费,他们都能包圆。
没办法,过去三年,格莱美的收视率一直下滑,和千禧年相比,直接就掉了三成半。
如果在这么下去,他们的转播费用怕是得直接腰斩,如此一来,在大伙心知肚明的情况下,江火和斯嘉丽拿奖,那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至于奖项的公正?
只要是人选出来的东西,那就绝对不可能有真正的公正。
当然了,如果不是因为斯嘉丽想去,江火其实都懒得到场。
车马费误工费对于她而言,约等于零,至于置装造型费?
压根就轮不到格莱美和bs出手,一直和她们合作的香奈儿,就会抢着付钱。
江火、江月、斯嘉丽,不拍广告不走秀,不出活动不上公关,即便如此,香奈儿每年也会在她们的身上烧掉半个亿,目的,就是为了让她们一直用自家免费提供的产品。
如若她们愿意像《梦露》那样,在电影中植入自家产品,那植入的钱,还另算。
在这种情况下,香奈儿其实比格莱美和bs更希望二女出席颁奖礼。
虽然江火没有无耻到两边收钱的地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