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工皇帝唐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章
化开发,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本地企业的关系。

    开放源代码

    2003年2月,一项消息引起了中国业界的注意。微软与国家计委达成谅解备忘录,在该备忘录中,微软首次承诺向中国政府开放源代码。在此之前,澳大利亚内务部是唯一被微软正式提供Windows源代码的美国以外的政府机构。中国成为首批获取微软源代码的国家之一。

    根据微软与中国政府签订的共享源代码协议(GSP协议),政府及政府认可的相关机构均可以享有查看微软产品源代码的权利,其中包括即将发布的新版服务器操作系统,即Windows Server 2003。开放源代码相当于亮出了微软的底牌,这项工作正是在唐骏的努力下完成的。

    微软对共享源代码的合作伙伴有相当严格的挑选条件。早在2003年初,微软在球范围内启动了一项“共享源代码计划”,旨在增进与合作伙伴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是加强与Linux竞争力度的重要举措。当时曾宣布向包括康柏和Avanade在内的约150家公司的系统集成专家开放Windows操作系统和“”服务器软件的源代码。

    在当时的这项微软“共享源代码计划”中,并没有包括中国的企业在内。而微软向某个国家的政府承诺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开放源代码,这在球范围内,除中国正在洽商之中以外,此前只有澳大利亚已正式达成协议。中国之后,微软又与俄罗斯达成了类似协议。

    微软之所以开放源代码,缘于微软产品的安性受到质疑。特别是政府机构认为,微软对Windows留有后门,通过互联网,微软可以通过后门访问用户的电脑,这样用户的信息就在微软面前一览无余。

    这对微软的用户(企业、政府机构)来说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一个坊间的传言是这样的:在两伊战争中,美国军方能够花极少代价获得胜利,正是因为其利用微软Windows后门获取伊拉克军方的消息。

    微软一直坚称,微软的产品没有留后门。微软的解释是这样的:微软是一个以回报股东为目的的商业公司,从不涉及政治上的是非,这样做不符合微软的利益。因为后门传言一旦被证实,微软便丧失了生存的空间。

    这种“莫须有”的传言最终越传越神,学界、政府、企业界无不担心:将自己的信息放在一家国外公司的系统里,是不是真的安?以倪光南、袁萌为首的学者也借此一直呼吁: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这样才能重建中国的信息安的“长城”。

    随后中国成立了一批有政府背景的公司,其中包括中科红旗、中科红旗中文2000、共创开源等。继金山之后,这些公司继续扛起“挑战微软”的民族软件大旗。当年的挑战者金山软件则开始在网游的道路上探索。其中,中科红旗就是从事操作系统的研发、销售,其余厂商主要是从事办公套件的研发、销售。

    挑战的方式是这样的,在政府采购中与微软竞争。顶着“国产软件”的光环,加之政府、企业对信息安的重视,上述公司的产品往往能获得政府订单。在盗版得不到根治的情况下,微软在中国的主要营收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与OEM厂商合作,一是获得政府用户的订单。在政府采购中,国内的厂商与微软相比有两个优势:一是价格便宜,二是向政府开放源代码,政府不需担心其安性。

    与中国政府及其授权企业共享源代码,消除了这些客户对使用微软产品的安性上的担忧,微软中国向政府采购又迈进了一步。

    鲍尔默访华

    2003年11月19日晚10时左右,距比尔•盖茨访华不到10个月,微软第二号人物,CEO鲍尔默出现在首都机场出口。比尔•盖茨、鲍尔默先后访华,体现了微软对中国的重视,这种重视,与唐骏游说微软美国总部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