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一直认为,朋友是一辈子的事情,不会因为工作发生变化就有了变化。
唐骏还得权衡,因为微软中国面临很多问题。微软人自己总结,自1992年进入中国以来,微软中国本应该取得更大的成绩。
业界普遍把原因归结为:战略上对政府关系重视不够,对华投资不力;微软中国有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球技术中心、微软中国产品研发中心和微软中国公司四个权力相对独立的窗口,中国区总裁与总部的沟通不畅;中国这个世界上盗版第一猖獗的市场腐蚀了微软的利润。
唐骏清楚,坐在这个位置上,就需要理清这些矛盾与麻烦。
对微软说“NO”
更让唐骏意外的事情还在后面,因为实在出乎意料,唐骏首次在微软向上级说“NO”了 。
唐骏收到高群耀电子邮件的第三天,媒体开始报道“高群耀辞职”一事;两天后,微软对外证实高群耀离职;又过三天,唐骏收到微软高层的一封电子邮件,高层在邮件中说:“有非常非常紧急的电话会议要和唐骏开,要唐骏一定将时间预留出来。”
收到这封电子邮件,唐骏已经知道下面的事情了:微软总部有意让他接替高群耀出任微软中国总裁。但唐骏的第一反应是“不能”。
在微软眼里,唐骏则是“受命于危难”的最合适的人选。他在1998年获得总部授予的微软最高荣誉——比尔•盖茨总裁杰出奖;在2000年获得公司管理层杰出管理奖;2001年度,他又获微软公司杰出贡献奖和比尔•盖茨亲自颁发的最高荣誉奖。
高群耀离去后,微软需要一个人在中国与其共度难关,唐骏是首选。
“我的人生哲学比较简单,我喜欢开心,我不追求富贵荣华。就算现在没工作了,我也无所谓。我在上海有房子、有车,今后吃饭的钱也有了,这辈子我会过得很开心。所以,我不会因为追求名利、地位、金钱,而失掉快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做我想做的事情,而且,在做的过程中我要特别地开心。”“我不是冒险主义者,我不冒险,也不需要冒险。”
事实上,唐骏心态比较复杂。出任微软中国总裁是惊险一跃,也将失去许多,包括开心、快乐、安逸的生活,而且还得冒险。
收到邮件的当天,唐骏与总部通电话:“不。我不能去北京当总裁。我在上海已经做得挺好,我不想离开上海。而且,我已经答应做微创CEO了,微创是盖茨对上海的承诺。球技术支持中心和微创同时兼做,我的担子已经足够重了。”
电话那头的微软高层不由唐骏分说,就抢过话去:“现在是公司关键时期,你说的那些,公司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帮你解决,但你现在必须慎重考虑我的提议。明天,我还会给你打电话,还会谈同样的事。但公司的策略一定不会变,你必须重新考虑一下。”
第二天,微软总部的电话又来了,是更高一级的高层。唐骏这次没敢直接说“不”,他先听对方说。情况紧急,对方也不兜圈子:“公司一定要你来做总裁,你说的那几个顾虑,我们都已经考虑了,你可以兼任微创CEO。”
对方为唐骏考虑得十分周到:“你不是舍不得你原来的公司吗?你也可以在球技术支持中心继续挂名。你当了总裁,公司上下一定会支持你。”
总部将话说到这份上,唐骏已经没了推辞的余地。唐骏说:“再让我考虑一下。”实际上已经松口。唐骏接着被叫去美国面谈,在唐骏答应出任总裁1小时后,中国媒体就被告知微软已经任命唐骏为中国公司总裁。
兼任三个职位的一把手,唐骏担子殊重,唐骏需要一种最佳的配置时间的方式,才能同时兼顾。
唐骏在球技术支持中心准备只花1%的时间。“这个位子我已经坐了4年半,所有的人都是我一个个招进来的,管理层也是我一个个从员工培养起来的。在那里,只要唐总认为不能做的事,没人敢做;在那里,唐总说了应该怎样做,他们就会怎样做。我在那里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别人的想象。所以,我只准备半年去一次,开半个小时的员工大会,说说哪里做得很好,哪里需要改进。”
唐骏准备在上海微创花5%的时间。“微创,我已经把管理理念、文化、运作模式、经理都找好了,明年销售额的80%到90%我也帮他们拿到了。订单拿到了,管理队伍找到了,员工找到了,下面的就是运作了,所以,我只要花5%的时间关注这件事情就可以了。”
还剩下94%的时间,唐骏将用在微软中国的职位上,与微软球技术支持中心、上海微创不同,微软中国需要重建。
唐骏一下子多做了这么多事情,他的工资却一点没涨。微软每年8月涨一次工资,涨幅的计算是原工资乘以一个系数,上限是系数的最大值。“这个上限并不是太高,一下子就够得着。在过去8年中,我几乎每年都涨到了上限顶峰,今年再涨到上限也不算
什么稀罕的事情。”
唐骏坚持做这么多事情,纯粹是他要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