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工皇帝唐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企业员工也不认同,认为职业经理人不是老板,说话也不算。老板不放权,员工不认同,职业经理人很难有所作为。

    另外一个困难是职业经理人在中国没有成功的案例。正如你所讲,能看到的部是失败的案例。之后才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比如卫哲加盟阿里巴巴,可以算成功的案例。

    作者:外企经理人在中国相对成功,这是什么原因?

    唐骏:对,外企职业经理人能举出许多成功的案例,比如杜家滨在思科、周伟焜在IBM、陈永正在微软,都可视为成功的案例。这是因为在外企,对于中国的事情,职业经理人有一定的决定权力,对于中国员工来说,他们能认同的老板、日常汇报工作的对象都是职业经理人。也就是说,外企职业经理人有权力,员工受命于他们,所以他们能做成事情,取得一定的成绩。

    而中国的民营企业老板则一般认为,职业经理人来了,也干不成什么事情;职业经理人则认为,不是我不想做事情,而是你不给我空间,员工不听命于我,因此做不成事情。员工、老板和职业经理人,对于“职业经理人”的看法是分歧的,这是中国职业经理人面临的困境。

    作者:你离开盛大,会不会对盛大造成负面影响?

    唐骏:对盛大的形象而言,我现在离开一点都没有损害它,我接受采访时也不断地强调盛大已经是一家相对比较成熟的企业。经我解释,我的离开在华尔街也没有太大的震荡,管理层也没有太多的震荡。因此,我觉得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作者:完善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土壤,你觉得需要从哪些方面改善?

    唐骏:应该先从舆论环境改善。现在的媒体,基于职业经理人以往在中国的经历,认为中国并不需要职业经理人,家族式的管理更适合东方文化。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区,一种落后的认识。在一个开放式的社会里,外部的商业智慧对企业十分重要。这是舆论应该正确引导的。

    我现在经常有一些机会去演讲,主要就讲职业经理人的重要性,试图引导正确舆论。一定要让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意识到职业经理人的重要性。

    作者:你觉得这种重要性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的?

    唐骏:我经常讲,一个企业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0到1的阶段,也就是创业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到100的阶段,也就是发展壮大的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是完不一样的。从0到1的阶段,创业者发挥主导作用,职业经理人是不能主导这个阶段的。同时,创业者管理企业从1到100也是很难的,因为从1到100是有规范的,其中包括运营、管理、资本运作等等,应该按照规范化操作来实现。

    从0到1是没有规范的,是摸着石头过河,你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凭直觉,碰运气,能走过去的算是英雄,走不过去就是失败者。在这个阶段,一个成功者背后可能有十个甚至数十个失败者。从1到100的时候,有很多规范,应该由掌握这些规范的人来做,如果再摸着石头过河,凭直觉,碰运气,就不能与那些掌握规范的企业进行竞争。简单的比喻:从1到100,有一条线,一条道路,不偏离这条线,就能走得快一点;偏一点,就会走得慢一点,甚至失败。职业经理人就是能划出那条正确的线,知道企业如何从1做到100的人。

    作者:企业从0到1更需要冒险,而不是规范的管理?

    唐骏:对,就是冒险,然后进行尝试,做创新。

    作者:从0到1,没到1的时候,很多人死掉了?

    唐骏:对,很多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就死掉了,所以叫摸着石头过河。你不知道石头在哪里,过河是最重要的。过了河以后,对面就是一条高速公路,就需要驾车前进。要由知道高速公路路况、会开车的司机来开车,而不是摸着高速公路往前走。摸着高速公路往前走,被其他车撞死的可能性很大。

    作者:从1到100就是一个经验的复制。

    唐骏 :就是经验的复制。要复制,就得知道这些经验是什么。我在微软十年,知道微软是怎么从20走到50的,20走到50的经验可以完复制到1到20的过程中,也可以复制到50到100的过程中。我去盛大,盛大已经走到1了,我要从1复制到20。

    作者:中国的民营企业在中途夭折比较多,是不是跟其排斥职业经理人制度有关?

    唐骏: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营企业有很多很成功,也有许多夭折了。成功的原因多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有关。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社会是一个物资饥渴型社会,生产什么都能卖掉。那时候不需要精细化管理,不需要管理客户关系,不需要专业化运营,什么都不需要,只需要不断地扩大生产线生产产品,然后客户会自动上门。那时候,外资企业还没有进来,中国的民营企业面对的对手是没有竞争力、没有效率、被官僚体制折磨的国有企业。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的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