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南洋风云 第三十九章 一 ..
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
“部长先生,军星1号监测中国台湾岛南部发现可疑目标,怀疑是一艘不明国籍的潜艇。经过信息汇总后推测该艘潜艇76%的可能性为核潜艇,具体型号不明。”国防部五角大楼一名负责中国南部海域军情监控的研究员把一份报告交到了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手上。
“核潜艇?!”正在埋头看文件的拉姆斯菲尔德立刻抬头接过研究报告认真研读起来,旁边的研究员认真肃立的站在拉姆斯菲尔德身边等候下一步指示。
看完研究报告之后拉姆斯菲尔德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件有可能引发台海问题的大事,他立刻从座位上站起来神情严肃的命令道:“五分钟后立刻召开参谋长联席会议。命令军星1号严密监控台湾海峡附近海域,每十分钟!不!每五分钟绘制一份台湾海峡军事检测图。”
美国国防部目前体系由国防部长办公厅、参谋长联席会议、六个军种部、十个联合作战司令部、国防部所属十六个局和六个专业机构组成。工作地点就是美国的五角大楼。国防部的最高领导是美国国防部长。美国国防部是美国总统的最高军事办公(军队管理、指挥)机关,而参谋长联席会议是国防部下属的军事指挥机关。具体来说国防部是美国武装部队的最高统率机关。
参谋长联席会议与陆军部、海军部和空军部同属美国国防部办事机构,是国防部最重要的一个机构,接受总统和国防部长的双重领导。由于美国总统和国防部长均属于文职官员,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就成为美国武装力量的最高军事长官,这个主席的位置一般由国防部长提名,国会审批。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是全军的最高统帅。总统通过国防部的陆、海、空三个军种部对全军实施行政领导。美国1947年的《国家安全法》决定成立国家军事部,但因其地位等同于军种部,起不了统管全军的作用。1949年的《国家安全法》修正案,以国防部取代国家军事部,并规定其为政府一级部,三个军种部降为其下属部门,才从而确立了国防部对全军的统管地位。
1953年,国防部规定参谋长联席会议接受国防部长命令,发出战略和作战行动命令。
美国国防部现在的组织是按照美国国会通过的1986年的戈德华特-尼科尔斯国防部重构法(Goldwter-NicholsActof1986)。按照这个法案,军事命令是从美国总统通过美国国防部长直接到美国地区将军。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有责任准管美国武器和军人准备,也当总统的军事顾问,但是他们没有命令权。
美国国防部长是美国国防部的领导官员,处理有关军事方面的事务。国防部长的角色是担任总统的主要国防政策顾问,并负责规划一般国防政策和与国防部相关的其他政策、执行获得认可的政策。国防部长和总统共同组成国家指挥当局,具有发动战略性核子武器的专有权限。所有的核子武器都在「两人规则」的管理下。在核子武器发动前,必须同时获得国防部长和总统的同意。
正是因为美国这样一种权利制衡的体制使得美国国防部长这个职位很特殊,事实证明很多时候美国发动的局部战争国防部长的话语权占有重要地位。
今天当拉姆斯菲尔德看到这份研究报告的时候立刻他立刻敏锐的捕捉到一丝不寻常的意味,台湾海峡包括整个台湾岛都在美国军事卫星的监控之下,美国军力的一部分也用于对台湾的防御间接控制台湾海峡,可以说台湾军事力量以中国目前军事实力来说不足为惧,但是台湾背后的美国一直是中国政府所忌惮的。
这不光是因为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指手画脚,而是对美国对台军售不满。美国知道中国一直未放弃武装收复台湾的可能,目前也许只是差一个时机而已。美国也深知中国政府对现任台湾执政党民进党的容忍度已经是越来越低了,从军事角度来说中国政府对台湾的态度也越来越趋于武力诉诸,所以从民进党二次执政台湾以来美国对台湾地区的军事监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级别,做好了随时支援台湾的准备。
但是美国也必须承认对于台湾来说美国的军事支援有点远水解不了近火的意味,如果中国在美国军事支援前就迅速拿下台湾,在既成事实面前美国根本无力扭转。但是自信的美国人却认为依靠美国强大的军事监测可以提前一步洞悉中国政府的军事调动,进而可以从容不迫在世界范围内调集武装力量驰援台湾。
不过今天这样的一个事实彻底让美国国防部或者准确的说是拉姆斯菲尔德有些吃惊,一艘核潜艇竟然悄无生息的靠近台湾南部沿海而美国的军事卫星竟然毫无察觉,据研究报告显示监测到的核潜艇具有极强的隐身能力。虽然美国的新一代的军事卫星加强了反隐的能力,但是由于是外太空侦测受到高空气象以及海洋气候的影响,使之对这艘核潜艇的监控能力极弱,监测目标也是时隐时现,如果这艘核潜艇是中国的,那后果真是难以控制,这不由得让拉姆斯菲尔德的神经高度紧张起来,所以没有任何犹豫的立刻召开参谋长联席会议,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