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朝博物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寻常物集 第五章:一掬农家米(中)
暖边下台,便微笑着摆手示意:“过奖过奖,小女也只是关怀国事罢了。”

    樱:真有你的……

    祭祀正常进行,至未时末结束。

    而后,那佃户父女指认佃长罪状种种,人证俱。罪人供认不讳,由王府侍卫送往京兆府尹处收押。

    祭祀毕,北和王爷令,起驾回宫。

    临行前,彩染再次哭的梨花带雨恳求王爷收留,让她入王府做事以求赡养老父。

    晏瑾未立刻做答,反而问起了阿暖。

    “你以为如何?”

    她以为,随意往府中里带陌生人并不太好,可那姑娘实在可怜。

    阿暖有些不忍。

    “小女以为,既是田间做工的佃户之女,想必是家事好手。”

    这话算是求情了。

    阿暖答的中规中矩,在彩染心中却变了滋味:这女人好生歹毒,直接是断了她旁的心思。看来进了王府后也是粗使丫鬟等流,上不得台面。

    幸好,日子还长。

    晏瑾看了看阿暖泰然澄澈的目光,再反观彩染,不觉深意一笑。

    “好,就依你所言。”

    含凉殿正厅。

    老人家又多咽了三四口黄米粥才放下碗筷,叫人收拾起来。太皇太后年事已大,即便是再喜欢吃这碗粥,胃口也容不下了。

    此时的她是这个宫城里的位最高者。

    盛朝国泰民安,膝下儿孙和乐,想来是未有遗憾的。

    可其实不然。

    “不知哀家可否宣做此粥的人一见?”

    “不过是个厨子,皇祖母想见自然是能见的。对了,臣妾听人说,那可是个女儿家呢。”

    说这话的是苏贵妃。

    她是在圣上登基那年入的宫,不过六年便已升至此等份位,足见荣宠。时至今日,这并非仰仗于圣上之爱,还在于她福泽深厚,育有三位皇子。

    今日,她便将最小的八皇子带在身旁。

    另一旁的皇后相较之便端庄贤淑了许多,她是圣上的结发妻子,一切以圣意为主。自执掌凤印以来,她从未有任何过错,同圣上伉俪情深。

    皇后先是望向圣上,得到默许后,才去差人将阿暖领来。

    同阿暖一同进入含凉殿的还有北和王爷晏瑾。

    由于行程匆忙二人均未回王府,适才,他才在紫宸殿换好觐见的正衣。

    比起外人,圣上自是先招呼胞弟。

    “北和,你怎地衣裳换的如此拖沓,祖母的粥都快吃完了。”

    天下皆知,盛朝皇帝晏嘉对自己的弟弟颇为亲切。

    看着这一家和睦,同寻常人家无二的模样。阿暖私想,看来皇家也不如师兄所言那样可怖。

    寒暄一二,皇家诸人排序对阿暖的厨艺展开了褒奖,用辞一个比一个富丽堂皇,什么珍馐、什么玉食。

    特别是一口也没尝过的皇后和贵妃。

    除此之外,皇后还提到了北和王爷的举荐有功。

    阿暖越听大家的夸奖越觉得内心惶恐,心里不由自主的比较起了墨则师兄曾经对她饭菜的评价用词。

    猪狗难食。

    ……

    “哀家瞧着这孩子甚是乖巧。”太皇太后突然说。

    “朕也瞧这丫头生的伶俐,不知是否婚配?”

    圣上的话令皇后、苏贵妃神情均是一滞,不大自然起来。

    未等阿暖斟酌回话,安坐于殿侧不发一语的晏瑾突然出声道。

    “皇兄,此女及笄两年了。”

    女子入宫年龄多为一十二三,最迟也不过十六。

    阿暖一向在博物堂因年小而受到诸多宠爱,涉世才知,她早已不属少女范畴。

    苏贵妃最先反应过来,笑语盈盈道:“这年龄虽是大了些,可总归还是王爷府上的人,自是不少人在意着呢,不愁婚嫁!”

    她半撒娇半责怪的望了圣上一眼,风情万种。

    圣上不明的笑了笑,不再深究。

    这苏贵妃生的甚是好看,可阿暖总觉得好似在哪儿见过。

    闲话几柱香,太皇太后便有些昏昏欲睡。子孙们见此,自觉轻声告退。

    片刻,这偌大的宫殿便冷清孤寂了下来。

    宫女上前轻轻将她搀回榻前歇息,梦中溯洄,重返金钗豆蔻。

    太皇太后乃佃户出身,并非官宦人家,十三岁入宫,未央沉浮数十载

    ,方行至今日。说起出身,她并不算光彩;说起过往,也不得敞亮。

    满身血污曾有之,白衣素裹曾有之,荣耀加身有之,孤苦无依有之。她并不以为傲,这宫墙中人人皆如此。

    不过命长命短罢了。

    还记得未入宫前,母亲总会和她等农户们处理完祭祀剩下的农家新米后,悄悄乘人不注意偷拿回去几把熬粥。

    黄米混谷糠,多熬熬就能吃了。

    阿暖的厨艺自然不高超,但正好同太皇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