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以来,“文武制衡”几乎成为朝堂主流,如今军方强大无匹,想打仗就打仗,想打谁就打谁,自是衬托得文官们处处受制、毫无用处.......
刘知道“中南之战”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水师陈兵海疆随时准备发动雷霆一击,却仍心有不甘。
“固然太尉之战略看上去很有必要,但事先应当向陛下谏言,与陛下商讨之后获取陛下之同意,而不是自作主张排兵布阵之后再向陛下禀报......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李承乾哑然失笑,堂堂中书令连此等惊诧之言都说出口了,足以见得军方带给他多么大的压力。
放下茶杯,他笑着温言道:“我知你之不易,却也不必如此急切,总有打完的那一天,届时不说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也必然约束军队、裁撤冗余,国家战略全面转入内政建设。军方也很难,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该打
的仗都打完,自是需要付出极大的牺牲……………”
说到此处,笑容逐渐收敛,肃容道:“文武利益相悖,彼此之间有分歧是正常且允可的,但是前方将士浴血奋战之际,任谁也不能拖后腿!战死沙场也就罢了,朕自会厚加抚恤,可若是因为自己人拖了后腿导致无谓伤亡,朕
绝不容情。”
任何斗争都应该发生在战争之前,战争一旦开动,整个帝国上下、内外都必要协同一致,所有人都要为战争胜利而服务,他再是心慈面软,再是经营自己“仁爱”之人设,也绝不容许。
刘洎忙道:“陛下放心,臣受陛下简拔忝为中书令,总摄百揆、协同治国,焉能不分轻重?况且现在‘中南之战”与西域之战颇为不同,西域那边多草原、沙漠、戈壁,缺乏粮食供给,只能从国内征集调运,导致各地州府压力
极大,连常平仓都快搬空了......但中南半岛则不同,本地粮食产量极大,可就地征缴,况且这两年于吕宋岛等处大规模开垦种植稻米,可就近支援,国内压力并不大。”
李承乾点点头,拿起茶杯喝茶。
刘遂起身告辞。
他自然知道不可能凭借自己告一状便能改变局势,却可对陛下予以提醒。
不惟他见不得军方团结一致、铁板一块,陛下又岂愿见到那等局面?
房俊与李?走的越近,陛下心中忌惮便越甚......
待到刘洎离开,李承乾放下茶杯起身来到左侧房间,让内侍掌灯,自己则负手站在墙壁前,目光注视墙壁上悬挂着的一张巨幅舆图。
陆地之上鲜红一片的区域东起大小金山、西至安西四镇,北起北海、南抵南海,堂皇浩大、幅员辽阔。
另外,高句丽、倭国、琉求、吕宋、婆罗洲、高阳公主岛、昆仑半岛等处皆染绿色,若是再加上中南半岛,则这些半岛,岛屿连成一串,将由北至南数万里海域包围起来,形成庞大无比的内海。
华夏肇始以来,何曾有过如此阔大辽广之疆域?
陆地之上,周边胡族皆被歼灭,唯独剩下高原之上的吐蕃苟延残喘,几万里边境再无可威胁国土蛮夷贼寇,国家局势前所未有的安定,再加上由海外源源不断输送至本土的财富、资源……………
五十年、一百年后,大唐将会是何等繁荣昌盛?
虽然不甘心于皇权旁落,但这一刻凝视如此辽阔之疆域,李承乾却真正感受到房俊先后力主设置政事堂、军机处之目的??无论秦皇汉武、文景太宗,任意一个英明神武雄才伟略之君主,也不可能依靠一己之力来治理如此庞
大的国家。
单只是将每天全国各地送抵长安亟待处置的政务翻阅一遍,便能将皇帝活活累死。
权力分散出去乃是必然,与其依靠某个人的能力,远不如依靠机构、衙门。
人会犯错,但拥有成熟机制的机构、衙门,却可以将犯错的概率缩减至最小。
但皇帝难道从今而后就只能作为一个“签字盖章”的形式而存在吗?
王德的声音在身后响起:“陛下,韩王殿下奉诏觐见。”
tingboo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