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吸烟的陷阱:洗脑
我们最初是怎么开始吸烟的,原因又是什么?为了彻底理解这一点,你必须了解潜意识的重要一性一。
我们都自认为是有智力、有主观能动一性一的人,能够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向。事实上,我们的决定99%都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我们是周围环境影响的产物mdash;mdash;我们身上的服装样式、居住的住宅、基本生活规律,更不用提政见、文化观念等,这些都是社会影响的结果。
不说这些理念和习惯,即使是我们对事实的认知,也无法保证一定正确。哥伦布抵达美洲之前,大多数人都认为大地和海洋是平的。今天我们知道地球是个 球体,就算我写下十几本书,努力说服你地球是平的,你也不会相信。然而,我们中有多少人真正去过太空,从远处观察过地球?就算你曾进行过环球旅行,你又怎 么知道旅行轨迹不是平面上的一个圆?
广告商们非常清楚心理暗示对潜意识的影响力。你是否认为杂志广告完全是金钱的浪费?认为广告并不是你购买香烟的原因?那你就错了!试试看,下次在 冷天跟朋友一起去酒吧的时候,如果他问你想喝什么,不要简单回答“白兰地”,而是告诉他:“你知道我今天最想享受什么吗?白兰地奇妙的一温一 暖滋味!”你会发 现,即使不喜欢喝酒的人也会跟你一样点杯白兰地。
“你建议我读这本书的时候维持吸烟的习惯,这实在是一出妙招。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对一抽一掉的每一根烟都耿耿于怀。”
mdash;mdash;科尔斯蒂?L
自打我们懂事时起,潜意识无时无刻不遭到各种信息的狂轰滥炸,其中许多信息都告诉我们:香烟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能让我们放松,给我们信心和勇 气。你觉得我是在夸大?看电一影 、话剧或动画片时,如果一个角色即将被处以死刑,他的最后遗愿通常是什么?没错,吸一支烟。这样的情节并不会对我们的意识造 成任何影响,但是我们的潜意识却会吸收其中的隐含信息,也就是:“香烟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所以我才会把它作为临终选择。”在绝大多数战争片中,受伤的人 都会得到一支香烟。
年复一年,这样的信息轰炸并没有改变。今天青少年的潜意识,仍然要承受各种信息的狂轰滥炸。尽管电视香烟广告已遭禁止,但在播放电视剧的黄金时 间,屏幕上的明星们却都在吞云吐雾。体育运动也是一样。许多参加一级方程式大赛的赛车都以香烟品牌命名mdash;mdash;或者是反过来,香烟品牌是以赛车命名?我曾看到 过这样的插播广告:一对一裸一体的夫妇在做一爱一之后,躺在床 上共吸一支香烟。广告的暗示意味再明显不过了。尽管我无法赞同广告商的动机,但却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宣 传手段。经常会有这样的宣传片:一个人正面临危急关头mdash;mdash;他的热气球即将起火坠一落 ,或者摩托车侧厢即将栽进峡谷,或者他是哥伦布,他的船马上就要从海洋的 尽头掉进深渊之中。轻音乐响起,没有任何话语说明,那个人点起一支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我们的主观意识或许会直接忽略这样的场面,但是潜意识却难免 受其影响。
的确,反对吸烟的宣传也不是不存在mdash;mdash;强调吸烟有害健康,提倡大众戒烟的宣传mdash;mdash;但是单纯强调吸烟的危害,并不能为吸烟者提一供戒烟的动力,更无法 阻止青少年尝试吸烟。我自己还是个烟鬼的时候一直以为,当年我如果知晓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关系,绝对不会开始吸烟。事实是,就算那样也不会有任何区别。吸烟 的陷阱在今天,跟在文艺复兴时代没有任何区别。反对吸烟的宣传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把事情弄糟。所有的烟盒上都印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然而有人会去 看吗?
我相信,关于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甚至会增加香烟的销量。吸烟者看到这样的宣传,无疑会心情紧张,于是一抽一掉更多的烟。
不仅我自己每天一抽一100支烟,我父亲也是个烟鬼。他本是个健壮的人,却因为吸烟英年早逝。还记得童年时,父亲每天早上总要剧烈地咳嗽。我能看出他很痛苦,当时的我以为,他一定是中了什么邪。我曾对母亲说:“永远不要让我吸烟。”
15岁的时候,我成了个运动狂,充满了自信和勇气。如果那时有人告诉我,我将来会成为一个每天吸100支烟的烟鬼,那我一定会拿一辈子赚的钱跟他打赌,赌这样的事永远不会发生。
到了40岁,我被香烟折磨得形神俱损,无论打算干什么,事先必须要点支烟。大多数吸烟者都是在感觉到压力时才会吸烟,比如接电话时、跟人一交一 谈时等。而我如果不来一支烟,就没有动力换个电灯泡,甚至切换电视频道。
我知道自己这样下去,最终会因吸烟而死。我不可能欺骗自己。但我无法理解,为什么当时我居然没有意识到,吸烟对我的精神也造成了重大影响。大多数 吸烟者认为吸烟是一种享受,然而我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