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话逗得吴氏哈哈一乐,紧张的心情缓解不少。
“走吧。趁天气还早。咱们也早点进城。”这次何益和张文不会参加,所以程玦想早点进京。
“那我们走吧!”阿齐巴不得和程玦快点走。
“玦哥儿,你放心考,别紧张。”考院门口,阿齐拉着程玦絮絮叨叨。
“放心了。三天后我就出来了。”说不紧张是假的。尤其看到还有一些头发都白了,由孙子扶着来的老大爷,程玦感觉手心有点冒汗。
“有事就找主考官,我都打过招呼了。他们不敢为难你。”
“……谢谢。”程玦看时间不早了,摆摆手进了考院大门。
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玦哥儿你没事儿吧?”阿齐扶住几乎要摔倒的程玦。我亲自与主考官打过招呼了,难道他没办事,阿齐心想。
程玦打眼就知道阿齐在想什么:“那考官算照顾我了。把最通风、向阳的考号排给我。不过,三天吃喝拉撒全在里面,我都快废了。快扶我去洗个澡,一身臭味。”
等待的日子是非常难熬的。就算程玦嘴上说肯定没问题,夜里也睡不安稳。毕竟在古代,一个人身上有没有功名,那区别可是相当大。只要他有了功名,就不用服徭役,种田没有杂税,最重要的是,见官不必跪,也不能对他用刑。
“中了,中了。”一大早就有一个小厮来回话:“程公子中了第七名。”
“太好了!”阿齐也替程玦高兴。
“走,咱们去接吴姨,一起去吃顿好的。爷请客!”程玦大方道。
回到青山村,吴氏他们也乐得合不拢嘴。
“玦哥儿就是厉害!”吴氏和半夏都围着程玦夸赞。
“不可骄傲,须知人外有人。日后更当勤勉。”杭肃还是板着脸,对程玦训了几句!如果嘴角能不那么上翘的话,也许会更有说服力。
“好啦,孩子大好的日子你也不说点开心的。”半夏嗔了他一句:“快把你准备了好几天的礼物拿出来吧。偷偷摸摸的,以为谁不知道呢。”
“多谢先生。”杭肃准备的是一把折扇。自己画的扇面,让半夏做的扇坠。现在程玦也大了,又有了功名,也该有折扇了。
“咱们去吃饭吧。”阿齐插了一句:“玦哥儿要请大家去吃一顿,好好庆贺庆贺呢。”与阿齐做生意的事没有瞒着大家。不过大家只以为阿齐是普通富家子弟,程玦与他小打小闹,谁都没有放在心上。虽然知道有香粉铺子,也不知道能赚那么多钱。
“我们就不去了。”几人都不肯去,只让程玦与阿齐玩的开心些就好。
无法,两人只好自己回京城。
第二日,阿齐带着程玦在京城里游荡了起来。
说起来,两人都是在京城出生,但都没有游览过京城。阿齐是从小长在宫墙内,就算不被送去道观,也没什么机会出来游玩。程玦就更不必说了,他连程府都没逛全。
两人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看什么都新鲜,看到喜欢的都买下来。说到底,两人都只是十来岁的孩子。只不过苦了后面跟着的长随,只逛了半条街,就大包小包挂满身了。
两人正打算去前面看看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叫程玦。
“常叔。”程玦见到了熟人常达。
“你小子,考中了秀才也不告诉你常叔一声,让你常叔乐乐。”常达是负责京城守备,今天正在巡街。
“这不是常叔你也知道了嘛。”又见常达看着阿齐,程玦忙介绍说:“这是我朋友阿齐。”
“阿齐啊。不错。”常达是没什么机会进宫面圣的,自然也不认识阿齐。
“常叔,前面那么多人在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