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与子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3 第十九章
她们也是可怜人。”

    “可怜人?”从鸾一挑眉,转头问老板,“有没有隔间?”

    “隔间?”老板的汉语很是顺溜,想了会,指向试衣布帘,“那里行不……”

    最后一个字还没迸出,就见一阵寒风掠过,老板的鬓发呈诡异角度紧贴脸颊,她的身边没人了……

    有节奏的捶肉声响彻在布帘后面,光听声就知道下手有多狠。又狠又快,闻者激动,真是十分之很过瘾。

    “未来舅母!”

    她回过头,耳朵自动失聪。

    “救命啊!”

    凄厉的男声,以及很让人遐想的邪笑,布帘激烈颤动着,让她不由两年前江都大街上,后一辆马车里也上演过同样的桥段。

    “老板,把那件给我看看。”她指着一件衣裙,平静道。

    胖老板僵硬着颈脖,一寸一寸扭过来。“这是大魏的新流行么?”

    看着比较顺眼的素衣,她点点头:“是啊。”

    “真是…太刺激了……”

    刺激?

    余秭归偷觑一眼萧匡青青绿绿的半边脸颊,不禁闷笑在嘴边。没看方才成衣铺老板的表情,岂能用精彩二字就能形容!

    她暗爽在心头,给从鸾使了个眼色。不复初时的勇猛,从鸾闪避了一下,忽而推了推脸部“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某人。

    “还来?”萧匡退后三步,眼睛瞪得溜圆。

    “什么还来!”从鸾叉腰回瞪,“去你的老相好那儿拿通关碟文!”

    大魏严禁平民出关,加上现为战时,若不改变身份,他们怕是才进入北狄就被人牢牢盯住。

    低调也是一种美德啊。

    余秭归摸了摸新买的朝鲜女装,抬首便见卫濯风一闪而过的目光。

    “这是碟文。”妓馆的后门里,名唤桂兰的官妓将一个书簿偷偷塞进萧匡的衣襟里,“从这里出发,途径三江里,骑马大概十天就能进入北狄。”

    “十天?”余秭归近身道,“有没有更近的路?”

    桂兰收回眷恋的眼神,看向她:“有是有,只是几天前边境都已经封锁了,去大魏就只有海港和北方的义州,去北狄就只剩三江里一处。由于这些关隘禁严,因此平民往往要滞留数天才能通行。”

    几人正苦闷,就听桂兰轻呼。“还有一条路。”

    “什么路?”此时从鸾也忘了私怨,拉着她急忙问。

    “若翻过将军峰,只要两天就能到达中都。只是那山峰又高又陡,加上现在是隆冬时节,俗语云‘长鹰折翼将军峰’,连鸟儿都不能通过啊。”

    几人触目相视,瞬间达成默契。

    “且一试。”卫濯风傲然道。

    桂兰担忧地拉住萧匡,还欲再劝,就听街道上传来呼喝的男声。

    “低头。”桂兰提醒道,拉着萧匡退到一边。

    见状,余秭归很识时务地依言照做,高大山也习惯性地垂下头颅。只有从鸾和卫濯风还搞不清楚状况,引颈望着。

    “两位请低头。”桂兰再道。

    远远地走来一队武士,与以往见过的士兵不同,这队人身着蓝色绸衣,冠冕两边插着雉羽,步若流星十分匆匆。

    “是花郎,王的禁卫。”桂兰不可思议道。

    “王?你是说朝鲜的王?”从鸾瞪大眼。

    “是王的禁卫,但不是王。在朝鲜花郎就是王的刀剑,桂兰长在开京(朝鲜京师),那身服装我绝不会认错。若是王的话,花郎会更多,骑马的大概是什么重要官员。”

    一行渐近,桂兰身子俯得更低,几乎着地。

    “请低头。”她道。

    五人依言做了,只片刻那队人便快速通过。

    “三公子有事?”看眼身侧俊眉不展的卫濯风,余秭归问。

    卫濯风望着马背上的那道身影,疑道:“像在哪里见过。”

    “是朴安镇朴大人。”桂兰抬头道。

    “朴安镇?”萧匡似想起什么。

    卫濯风星眸一亮:“是朝鲜驻京师的使节,今年中秋时远远看过一次。”

    “这位公子说的对,朴安镇大人正是我王派去大魏的使节。三年前朴大人就是从这里出发去往大魏,当时桂兰还是红牌,有幸同道台大人接待了王使,只是没想到朴大人这么快回来了。”桂兰道。

    心知此人正是私逃出京的朝鲜官员,余秭归垂眸片刻,而后笑起。她指着那对人马去往的方向,状似随意道:“桂兰姑娘,那条路是通向朝鲜的都城么?”

    只当她好奇一问,桂兰掩

    口笑开:“此路向北,而开京在南,按大魏的话来说是南辕北辙。”

    “这样啊。”余秭归轻缓沉吟,半晌她看向心领神会的同伴们,两弯月眸浅浅流光。

    “我想我们不用去爬那将军峰了。”

    一天后。

    天蒙蒙亮,春香馆刚结束了子夜欢歌,官妓们才刚刚睡下,就听后门又笃笃作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