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鲜于银和太史慈。
他们两人,直逼袁谭,袁谭一矛此过来,太史慈已经抢身而上,双手挥刀,一刀斜肩带背劈下,袁谭人头顿时冲天而起,就连胸膛,也被劈开一半!
不等人头落地,太史慈已经把刀抓住,提在手中:“袁谭已死,降者免死!”
东汉初平三年,十一月,青州北海城下。
青州大捷。
第二十六章冀州告捷
中平三年,十一月。冀州。
此时初冬时节,所有的花草鱼虫都已经开始蛰伏,北方的空旷的大地上苍茫一片,抬眼北望,除了凌烈的寒风,就再也感受不到其他的寒意。
魏延一身的甲胄早已经不知撇到哪里去了,他浑身上下**着肩膀,半个身子都露在外头,满身的刀疤上都是他曾经的刀伤,而每个痕迹似乎都有着不同的寓意,这是军人的荣耀,也是魏延的荣耀。
他身后是数千辽东精锐,虽然这一路行来,早已经疲惫不堪,他们每个人的都是风尘仆仆,一脸的灰尘,铁盔之下,那一双双灵动的双眸一丝不动的凝视着远方。
“杀了他们。”身旁一个副官在魏延的身旁低声道。
“不。”魏延回头盯着自己手下的俘虏,眼前就是冀州城,城池虽然高大,守城的人不多,但是早已经城门紧闭,或许邺城之内的守将袁熙早就接到了他父亲袁绍的命令,已经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只要守得住冀州就是大功一件。
“将军,不杀了他们始终是个累赘,我们怎么冲进去。”副将挠挠头,似乎面前的问题很难解决。
“嗯。”魏延抬头沉思,面前问题很难解决,自己身旁人数稀少,根本就不可能轻松的突破邺城的防御,而且邺城城池高大,一时间很难用其他办法强攻而下,转回身,魏延看向自己身边的副将道:“水攻,火攻,哪个快些?”
“水攻,那得等秋水上涨,才更好利用这点,但是眼下寒冬已入,各处河道皆已经开始冰峰,邺城虽然濒临漳水,但是此计不妥。更何况我们人手不够。”
“天高云淡,倒是用火攻之时。”副将附和道。
“嗯。”魏延其实心中早就料到了漳水冰峰一事,本是想借此时机偷袭邺城,却不想邺城之上守备如此谨慎,根本就不可能在瞬间拿下此城,而且还有可能被邺城歼。
“火攻也是不妥。没有燃火之物,就是通过护城河似乎都很难,眼下确实陷入了两难的境地。”魏延从没有这么废过脑筋想什么。
“邺城的守将是谁?”魏延转回身问向一旁被捉的俘虏。
“是二公子袁熙,三公子袁尚。”
“嗯?”魏延似乎突然抓到了些什么,进而问道:“两位公子都在邺城?”
魏延听过沮授、荀彧谈过此事,就是袁绍三子不合,而袁尚确实袁绍最喜欢的幼子,今年不过就十六而已,但其母刘氏却是北地有名的富豪。
“没有。”俘虏开口道:“袁公走后,少公子同二公子争执起来,最后少公子一气之下,随主母回到了庄园。”
“哦?”魏延眼角眉梢一挑,笑道:“那刘氏之父在哪里?”
“就在附近的小县城之内。”俘虏有些畏惧的回道。
“离此处有多远?”魏延把反天的锋刃对准面前的人,吼道:“实话实说,否则,小心你的脑袋。”
“哦,我说,我说。”俘虏畏惧的回道:“离此三里之外,就有一处私人庄园,庄园由两千兵丁把手,那里就是刘氏庄园。”
“乖乖,还是个庄园。”魏延嘴角一挑,笑着回身淡淡道:“呵,看来我们只有冒充他们了。”
“将军……你是……想。”一旁的副将欲言又止。
“扑哧!”
血光一闪,魏延收起自己手中的反天,看着倒在血泊之中的俘虏,笑道:“现在他们就是累赘了,扒了他们的衣衫,我们去刘氏庄园。”
“诺。”一声回应,穿透整个天边。
……
朝歌。
朝歌在殷商时期却是中国古朝都城,但是如今却仅是东汉的一个行政县,当年的盛世景况已经不复存在,留在这里的也许只剩下历史的回忆。
战略之地的慢慢转变,让这里已经开始慢慢地成为故去的回忆,很少有军队会驻扎在这里,即便连袁绍都不曾派往此地一兵一卒。
但是今日的朝歌却迎来了一批不同寻常的人。军人。敌人。
当看清他们的旗号后他们才发现面前的人竟然就是自己的敌人——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