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密报后,荀彧若有所思的长叹一声道:“没想到他还是顶不住袁绍的压力了。”
“呵呵。本来咱们以为他同袁绍貌合神离,一直在养精蓄锐,企图东山再起,这样看起来,是天子在江南的战况刺激了他。”沮授道。
“哼!”看完密报,黄忠从一旁的椅子走下,双目如电,点头道:“我是早晚都要会一会此人的。”亦如当年少帝在长沙看见黄忠的表情,多有不忿,又多有心神向往。
虎牢关前虽说吕布败在黄忠之手,但是一直以来,那其实都是黄忠的遗憾,他从没有认为是亲手斗败吕布,如果不是赵云、马超、典韦、许褚,也根本就不会有那样的结局,所以黄忠时刻寻找着同吕布一决雌雄的机会。
“不。”荀彧摇摇头道:“我们的目的不是应战,我们要拖到朝廷发兵。”
“朝廷发兵?”黄忠看了看两人,不明所以。
沮授点头道:“表面上看陛下是重新占据整个江南,形势一片大好,但其实我们的战线拉的过于长,随时都有可能受到,中原各路诸侯联合讨伐。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们迟迟没有动手,但陛下一定深知这其中的惊险,所以朝廷的大军只会稍作休整就会发兵河北,一定会在袁绍没有动手前,提前动手,毕竟我们打不起持久战。”
“那就让我们先来吧。”黄忠有些跃跃欲试。
沮授却没有这种感觉,摇摇头道:“我们辽东同江南不同,我们养精蓄锐这么多年,等的就是这一天,我们可以拖到战事僵持,把北线的战事拖垮,给麴义从河内突然袭击的机会。”
“麴义?”黄忠对这个人没有印象,如果不是刘辨曾经无数次的提及过此人,黄忠绝对想不起来这个人。更何况,麴义还是袁绍旧将。
“嗯,那里才是重点。”
“也就说,益州平定后,我们就要从一旁策应麴义大军伐袁绍?”
“河内麴义的大军,恐怕就是陛下北伐河北的前锋部队。”荀彧和沮授虽然都知,这其中会消耗多少国力,但是乱世之中,只有先安内,才可攘外。
“既如此,我们仅凭一座晋阳城如何能守得住这来势汹汹的两万大军?”黄忠回身问道一旁的荀彧。
“这两万大军多是袁绍步卒,恐怕吕布也指挥不动,不知道为什么,袁绍派往吕布身边的颜良、文丑会答应,但是吕布一定是想来借助咱们的手,除掉颜良和文丑,借而控制大军。”
“嗯。”黄忠同沮授点点头。
“既然吕布有心要送颜良和文丑上路,那么我们何不就顺着他的意思。”荀彧隐晦的一笑。
“将计就计?”沮授嘴角微挑,笑道:“如此甚好,我们正可以借助他们的离心离德,进而大破来军,只要头一仗,他们失了气势,恐怕既是吕布再有回天只能也只有看着河内大军跨过并州之地。”
“擒贼先勤王,射人先射马,只要我们堕了来军的气势,恐怕他们就不得不停下脚步,所以……”言此,沮授回身看了看一旁的黄忠道:“就看将军的了。”
“嗯。”黄忠若有似无的轻吟一声,两个强者,袁绍第一的上将军,却丝毫提不起黄忠的战意。
……
长安。
刘辨身旁围绕的就是从前线调回的徐荣,还有典韦、许褚、马超、庞德、阎行等人,除却赵云在荆襄,徐晃在江东,张任在益州,甘宁另有所用,少帝刘辨手下能够上得场面的将领都已聚集在此。
“陛下。”刘晔脸色紧张的凑到刘辨的身旁,把手中的战报交到刘辨之手。
“嗯。”刘辨依旧看着自己面前的少盘,没有去撕开信笺,低声道:“念。”
“袁术在庐江收拢孙策一部,回援寿春,与大司马曹操在寿春一线僵持。”
“曹操的粮草与我们差不多,应该不足以支撑他攻克寿春。”一旁华歆忧心的说道。
“嗯。”刘辨点点头,袁术是必要除的,孙策也不能留,他们时刻危机这江东和荆州的安危。开口道:“如今荆州和益州两地可有富足的余量?”
刘晔刚从蜀川而归,自然知晓,点点头道:“尚有。”
“两地常年未接触战事,现在我们只有调两地的粮草,支撑大军,北伐。”
“北伐?”华歆同钟繇等人俱是一愣,没有想到少帝刘辨竟然如此疯狂,刚刚握紧关中,又图谋荆襄、江东、益州,虽然三地并没有大的损伤,但是这样常年大战,确实消耗不起。
“如果拖下去,会更消耗国力。”
贾诩不止一次同刘辨谈过这个话题,但见刘辨如此坚持,贾诩也只好肯定刘辨的做法,点头道:“唯今之计,只有尽快平定国内,我们才能修生养息。”
“也只有如此了。”华歆回身冲着钟繇摇摇头,如果这么办来,确实要劳累自己二人了。
“另
派一支人马,给曹操送去粮草。”
“给曹操?”所有人都是一惊,他们不知道刘辨是何意,双目嗔裂的盯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