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出土过“吴王夫差鉴”,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过“吴王光鉴”……
清代学者阮元在《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里也著录有一把吴王夫差剑,据说被潍县著名收藏家陈介祺所收藏;台湾收藏家**、王淑华也收藏有一把精美无比的吴王夫差剑,著名古文字学家于省吾教授也收藏有一把,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也藏有一把;
另外,民间无意中发现的吴王剑也不少:1965年,在山东平度县废品收购站发现一把吴王夫差剑;1976年,河南辉县百泉文物保管所从废铜中发现一把吴王夫差剑;1974年,安徽庐江县农民在开挖水渠时,无意发现一把吴王剑;1991年,山东邹城市农民在整修地堰时也发现一把吴王剑;
粗略的数一下,现在存世的吴王夫差剑达十几把之多,也难怪,吴王夫差本就是穷兵黩武之辈,他的宝剑在国各地出土也不为奇。这也是伍子依依不舍的原因,既然吴王剑不止一把,那么眼前地摊上这把有可能也是真的。
所有已知的吴王夫差剑当中,除了台湾收藏家**、王淑华手里那把还算完美之外,其余都有瑕疵,要么折断、要么腐蚀严重。相比之下,地摊上出现的这把无疑是最完美的一把。剑身没有多少腐蚀,纹饰和铭文清晰可辨,剑刃锋利,看样子能吹毛利刃。收藏这么一把精美绝伦的古剑,是多少收藏家做梦都想的事,东西就在眼前,由不得伍子不心动。
“老乡,你这把剑是怎么来的?”伍子把眼神从古剑上移开,露出一脸的真诚,对摊主说道。
摊主是个六十岁上下的老农,一身土蓝色中山装,皱皱巴巴裹在身上,手上和脸上布满沧桑的皱纹。怎么看怎么不像文物贩子。听到伍子问话,老人用浓重的河南乡音回答道:“这是俺在菜地里挖出来的,俺们家种大棚,挖土时挖出来的。这玩意儿贼快当,一不小心把俺的手划出道口子,流血了。”老人边说话边举起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