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袁太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八章 深夜浅谈
    他真的来了?

    此青年自然便是袁耀苦寻的大才鲁肃了。

    在之前,刘晔曾书信一封劝说其前往寿春投奔一个,但鲁肃最终却并没有前去,反而是回信告知自己即将要北上,以寻求明主。

    其实,此话也算是半虚半实。

    一方面,他觉得袁术绝非人主,不愿归附之!

    但另一方面,其子袁耀近日来的表现却是令他眼前一亮。

    听闻袁耀颇有“礼贤下士”之风,放出风声欲要北上寻明主,他也想观摩一番袁耀会作何反应。

    现在袁耀甘愿为了他策马奔腾来追赶自己。

    看着眼前袁耀的这席身影,鲁肃一时之间不由蓦然无语。

    心下不由自主间都会生出一丝悸动。

    毕竟,他与袁耀素昧平生。

    或许袁耀能够得知他这号人的存在,都是由于刘晔介绍的缘故。

    若换成他人,恐怕在得知自己已经离家远走以后,应不会乘夜策马啸西风般狂奔追赶。

    因为他不似那些有贤才的士人,名声在外。

    他鲁肃只是穷乡僻壤处的一介土财主罢了。

    现在虽然地处黑夜之中,但从微弱的月光之间,鲁肃还是隐约间能够感受到袁耀面上的火热之色。

    他亦是对其平添了数分好感。

    “怎么说呢?”

    一时,鲁肃心下迅速暗自权衡起来。

    他很明白袁耀的动机。

    此来肯定是希望说服自己能够归附至袁氏旗下。

    “若不出所料,公子应该就是左将军长子耀了吧?”

    轻轻淡然一笑,鲁肃面露亲和之色,拱手予以回应着。

    “子敬先生果真是好眼光啊,你我素昧平生,此初次见面,便能迅速窥破耀的身份。”

    “本将佩服!”

    说罢,袁耀也欠身回礼,以示礼节。

    “哈哈……”

    轻笑一番,鲁肃淡然道:

    “此月夜之际,肃能与公子再此相遇绝非偶然,公子又岂会是寻常人等呢?”

    “何况,肃之好友刘子扬现正在公子帐下效力,他也曾数次书信示与我,建议我奔往寿春归于袁氏旗下。”

    “而随着公子这大半载的东征西讨以来,扬州诸郡县的各盗贼、诸侯群雄等各方势力无不是被肃清。”

    “现如今,在这东南之壁,袁氏已是一家独大,又听闻公子近日来颇为礼贤下士,力求各方贤才,又联想着刘子扬正于军前效力,颇受重用。”

    “想来,肃能与公子再此相遇,倒也并不算太大的惊喜了。”

    一席话落。

    鲁肃讳言数语,面上神情并未有太多神态变化,依旧是极其自然的说着。

    瞧着鲁肃一脸的亲和力,袁耀一时之间心下亦是极为感触。

    “怪说不得他在原史上能够竭力维护好看似和平相处,实则却是矛盾重重的孙刘联盟了。”

    “就这亲和力与圆滑的处事方式的确能够引起与人之间的共鸣。”

    袁耀亦是在心间暗暗沉吟着。

    旋即,袁耀徐徐落座于江亭之中,鲁肃的侧方。

    “子敬先生,听闻您欲心怀北上寻求明主的想法?”

    “不知你我可否能借此月夜之间,畅聊一番?”

    待落座毕后,袁耀径直当先沉声说着。

    他知晓鲁肃与传统的士人的不同。

    传统士人看重名誉与地位,往往在抉择是否要归顺一方势力时,除了主上的能力优劣以外,最重要的一道因素便是要觉察此主君对其是否恭敬,有谦卑之仪。

    而似鲁肃这等富甲一方的豪族而言。

    他更看重实利。

    就是归附袁耀,究竟能够给他带来何等的实际利益?

    在权衡好利弊得失后,方才会促使他做出决定。

    “公子既然如此看重于肃,连夜追至此处,肃自不会拒公子的一片盛情。”

    鲁肃如此说着,自然是应允了袁耀的提议。

    “敢问先生,您觉得中原、河北是否有您能够中意的明主呢?”

    既然鲁肃明言自己要北上寻找明主,而直接舍近求远的未考虑就近归附已经全据扬州、威势正盛的己方。

    那袁耀此时便直接开门见山的相问着。

    言语间意思也很简单。

    你鲁肃不是要北上寻访明主吗?

    那我们就把话摊开了说,你觉得北方有比我还英明的君主?

    此时此刻,袁耀浑身散发着灼耀的自信。

    特别是一双眼神,仿佛尽数充斥着自信的光芒。

    他熟悉历史,北方能成为一方雄主的无外乎只有三人。

    袁绍,曹操,刘备。

    但刘备目前的名声尚且还在积攒期,也并未进入到起势阶段,纵然在陶谦的坚持下雄踞了徐州全境。

    但徐州诸郡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