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楚河记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章:互相留个地址吧
倒像是特意给他们家包的。

    大蛋笑了起来:“婶,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对了,我听说您大女儿明天带孩子过来?我家有些个小玩意儿,刚好适合给孩子玩……”

    大蛋对人际交往总是那么感兴趣,反正人多也没人顾得上她,她干脆打个招呼,随即端着包子就进屋了。

    虽然在国营饭店吃的很饱,但是如今都夜里,吃个晚8点的夜宵也不过分吧。

    ……

    第2天一大早,大蛋又一次开始自己的生意了——冬天虽然咸菜不能再腌,但是酥黄豆炸锅巴等各种小吃,还是很走俏的。

    他一边忙忙碌碌的洗缸洗盆,见楚河起床,还赶紧跟她商量:

    “姑,昨天那包子牛婶放了油渣,挺舍得的。我琢磨一下,要不把咱之前那辆小车送给他家吧。”

    他们家有一辆小车,最小的那种,是当初练手拼出来的车,这些年拆拆装装,熟悉手感靠它。

    如今已经不怎么经得起拆装了,外壳的漆也有些暗淡斑驳,但是在如今一车难求的情况下,越是这样才反而能送的出手。

    不然一送就是辆新车,这不是有钱,这是傻。

    大蛋以前聊天就已经打听清楚了,牛婶的大女儿也是这波高考的知青,据说下乡在安省,在当地找了知青结婚,对方家里已经没人了。

    这不,考完试地址干脆留的帝都,带着家属就直接上了火车,今早才能到。

    ——返城虽然现在还没正式下文件,但是请个假回家探亲,谁也拦不着。

    当初牛婶还打发大儿子来借书抄写寄给妹妹呢。

    由此可见,这一家人确实挺和睦的。

    既然对方也有心维持,他姑搞不好还要在这里住几年,那送辆小车也没什么。

    毕竟,就算牛婶的大女儿不回家,可她还有孙子呢,一样玩得着。

    ……

    牛婶的女儿名叫牛红。

    这年头的名字,大多都是这样朴素且带有时代气息。

    而她本人也是相当淳朴。

    大约二三十岁的模样,头发剪到齐耳,穿着一身单薄的棉布袄子,脚下还是一双布鞋。

    手边一大一小两个闺女,大的只有六七岁,小的那个两三岁。

    身旁的丈夫相貌平平,好在体格看起来不错,挺结实的,此刻夫妻俩眉眼带笑,牛红的眼眶还有些微红,想来之前已经哭过一场了。

    大蛋在进门的那一瞬间脑子里转过这样的念头,再一转头,却见院子里还坐了个年轻姑娘。

    也是大约20来岁的样子,一头长发有些干枯发黄,但是却编了个松松散散的辫子——

    这种编法倒是挺别致的,大蛋决定让大丫过来学一学,看回头能不能编点其他东西。

    但是,以他如今符合时代的直男眼光来看——

    这头发梳得不紧,还有点毛毛的,还散落着一些碎发,看得人恨不得拿梳子沾点水赶紧抿一抿……

    脸上白白的,大蛋一眼就瞧着涂粉了,人也瘦瘦的……

    总之,这姑娘一看就干活不利落。

    再一看牛婶,果然她的眼神也一直时不时朝这姑娘的头上看。

    大蛋心知肚明——两人能这么默契,代表着他们是同一类人,都喜欢家里井井有条的,比如大蛋的咸菜缸,大小都要按顺序摆的。

    牛婶虽不至于如此,可是日常家里收拾的也是半点不乱。

    可如今看来……

    咳!

    大蛋聪明的不说话。

    而牛婶已经热情的招呼他进来。

    “你看你,老这么客气,都显得生分了!”

    一边赶紧给他介绍:“这是我大女儿,之前下乡的那个,你叫他红姐就行了。这是我们家大姑爷陈建国,这是他妹子陈文娟。”

    一边也不忘给女儿介绍:“这是咱们隔壁的邻居,楚阳,小伙子可帮了我不少忙呢!”

    这还真没有,但牛婶总不能说人家送了不少好东西吧。

    大蛋也客气的都打了遍招呼。

    牛红倒是挺纳闷:“我记得隔壁不是那谁家的吗?”

    不过问完她就反应过来——这会儿买卖还不好光明正大的说呢。于是也不再多问,同样是客气极了。

    大蛋瞅准时机,赶紧把小车递过去。

    别看是个旧玩意儿,他还找了个小匣子装着呢——

    “婶,这是我家孩子以前小时候玩的车,有些旧了。但是想着您家孙子孙女儿都还小,说不定喜欢呢!”

    牛婶之前客气过了,这会儿也就不再多啰嗦。

    把匣子一打开就挺惊讶:“咦,这小车做的还怪精巧的!”

    红白配色的,看起来多喜欢人啊!

    “这个不便宜吧?”

    她下意识问道。

    而牛红已经惊讶得瞪大了眼睛,这会儿赶紧上前来推了推她的胳膊:

    “妈,这咱可不能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