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第一衙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04、第 104 章
是要加以引导,让他们回归正途。”

    “如何加以引导?”蔡京质问道,纸上谈兵谁不会?加以引导四个字,谁都会说,但真做坐起来,却没具体操作措施。

    高铭心道,非得我说一句,你反驳一句么,“在京郊找一个道观或者寺庙,将这些逮住的骨干安排住进去,让德高望重的和尚道士对他们讲经。这个过程,他们不许和外界有任何接触,吃住都在寺内。

    不能看明教的教义,不能和之前的教徒接触,甚至听讲经的这些成员之间都不许私下交流。每天接触的只有佛道的正规典籍。一百个明教徒进去,五十个佛教徒,五十个道教徒出来。”

    简单概括,就两个字:洗脑。

    四个字:开洗脑班。

    蔡京仍旧质疑,“这样就能让他们放弃信仰明教,改信正教?”

    高铭点头,“如果太师不信的话,可以先开一个为期一个月的教学课堂,如果没效果,再杀了他们不迟。如果有效果,他们这些骨干信仰了正教,下面的教众就好办了。我甚至可以放言,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我甚至可以让他们相信咱们其实是住在一个圆形的球体上,是咱们绕着太阳转,而不是太阳绕着咱们转。”

    赵佶觉得高铭说得有点道理,人还在于教化。

    “高爱卿,你觉得此事可成?”其实不成也没损失,大不了再拉出去砍了。

    “嗯,没问题,摩尼教虽然历史渊源,但是佛道可比他更加有沉淀。在正教典籍下,他们不堪一击。

    他们中间肯定有不服气的,可以在课堂上跟高僧和高道辩论,我相信最后一定他们被辩得体无完肤。”

    佛道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理论早已非常成熟,没有任何纰漏,是驳不倒的。

    蔡京看出来官家心动了,他并不喜欢高铭出风头,便道:“仅仅是这样的话,要消耗许多人力物力,供养这些听课的骨干就要许多钱。”

    “这些钱叫他们自己出,骨干一般都有钱。”高铭道:“另外,对付这群人,臣还有其他的建议!”

    “直管说。”赵佶态度认真的准备听高铭的建议。

    “既然摩尼教是从波斯传来的,这些教徒对创始人本人并不了解,朝廷可以利用这点,再做两件事。

    一件是编造创始人本人的经历,另一件就是,另外造一本经书,投降民间,对他们的教义做出修改。

    而更改后的教义,自然是利于朝廷的,比如宣扬‘顺天护国’。这件事,短时间可能未必见效,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明教在唐时就多次爆发叛乱,不彻底铲除,流毒无穷。”

    简单来说,第一件,利用明教原产地波斯和中土信息交流不畅这点,编造创始人摩尼的黑料,什么摩尼本人不仅喝酒吃肉还搞别人老婆之类的,把他拉下神坛,一个不入流的家伙编造的东西,自然也不配叫人信服。

    而另一件,则可以总结为“篡改教义,编造伪经。”

    叫这帮人相信不再黑暗光明二元论的造反经书,而是宣扬温和中庸的经书,从内核来个李代桃僵,精神上消灭。

    蔡京等朝中老臣听了都不禁一愣,高铭,这都能想得出来,究竟谁才是老狐狸啊?

    你平时都在琢磨什么玩意?!这种程度的黑心手段,张嘴就来啊。

    赵佶听了,十分高兴,“高爱卿所言有理。那么这件事由你承办吧。”

    高铭就有点为难了,“臣还在承建万博会馆……”

    其实万博会馆,他不管也行,钱有了,想法有了,叫人去当地绘制图纸,拿回东京吩咐工匠照着比例做,就行了,高铭现在也只是起个监管作用而已。

    赵佶道:“那个你想放一放,主管明教一事。”

    高铭应承下来,“是,只是经文方面,臣恐怕需要礼部协助。”编造伪经,得编得像样点。

    赵佶看向蔡京,“你叫礼部全权协助你。”

    “是。”

    朝中诸位大臣都忍不住暗中瞥高铭,心想,你还真是挺忙的,好像官家都离不开你了,什么差事都交给你。

    不过仔细想想,高铭刚才的提议的确是比较完美的,谁叫他们都没想出来呢。

    该交代的都交代完了,到赵佶的娱乐时间了,就叫大臣们都退下了。

    赵佶和儿子郓王赵楷往后殿走,自然聊起了刚才高铭所说的对明教的政策。

    赵佶忍不住带着几分夸奖的语气道:“朕以前交给高铭的事,他都能做得井井有条,想不到他连如何对付明教这个难题,也能想得这么周到。”

    赵楷发现了一点,高铭对他的策略能奏效十分自信,就好像他亲眼见过结果一般,或许他在别人试验过?

    他对父皇道:“关键是可以举一反三,不光是对明教,对任何异端都可以采取这个方法。”

    他以前认为高铭不过是有意思的纨绔子弟,脑子浆糊到连他们见过都忘记了,后来又觉得他插科打诨是个好手,直到离开东京,他外派去孟州做知府,做得有声有色,赵楷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