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孽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48章 科研热点(有点习惯万字大章了)
了。”

    杨本满作为《经济日报》的常驻写手,绝对是经济学领域的嘴炮强者。

    因为盘观者清,自己没有参与到金融投资的时候,看待问题就不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情况的干扰。

    所以到现在为止,杨本满都是一心一意的在搞自家的杨氏茶叶作坊。

    至于大唐股票交易所和契约交易这些东西,他是从来不会直接碰触的。

    “嗯,您这么说也有道理。

    干脆我去《大唐日报》和《经济日报》上面打一个广告吧。

    告诉那些有潜力的作坊,可以把他们的作坊简介送到令狐投资公司里头。

    我们会根据情况选择有些比较有潜力的项目进行考察。”

    令狐无疆听了杨本满的话之后,稍微思索了一会,就准备采纳这个建议。

    这么一来,令狐投资公司就已经从一个纯金融投资公司开始向风险投资公司转变了。

    这种变化,很显然是符合这个时代发展的需要的。

    毕竟很多有想法的人,在投资修建作坊的时候,都面临缺钱的问题。

    哪怕是一些不缺钱的,也不想把身家本钱部都投入到作坊里头去。

    这个时候,引入一个外面的投资者,虽然要牺牲一部分的股份,但是却是很值得的事情。

    ……

    洪益制作所在作坊城里头算是一家中小规模的作坊。

    在跟水均充分沟通之后,洪益选择了将作坊的发展重心转向电池的研究和生产。

    在《科学杂志》上面已经介绍了一些非常简单的银锌电池、铅酸电池等的实验情况。

    受到这个启发的洪益,果断的开始组建专门的电池研究实验室,召集匠人开始研究电池。

    不过,这一次洪益做了一个比较大胆的选择。

    他知道自己的科研能力谈不上好,要不然就直接留在观狮山书院当教谕了。

    如今要研究一个新的产品,他自然没有把握自己能够搞出来。

    不过观狮山书院毕业的学员有一个优势,他们的很多事情都可以选择跟观狮山书院合作。

    洪益制作所的电池研究也不例外。

    就这么一个小作坊,想要跟观狮山书院化学院联合成立实验室之类的,显然是有点够呛的。

    但是得益于自己的人脉关系,洪益却是可以请到一些教谕来自己作坊做技术指导。

    反正自己给钱就是了。

    赖远弘如今就是洪益制作所的首席科学家。

    擅长于采矿、炼矿的赖远弘,自从在南洋帮助平安贸易发现了巨大的锡矿之后,就算是功成名就了。

    已经不差钱的他,选择了回到观狮山书院化学院当一名教谕。

    那种可以醉心于研究和教学的日子,是赖远弘最喜欢的。

    “洪益,虽然从现在大家发表的论文的情况来看,好多金属都可以用来作为电池的制作材料。

    不过从成本的角度考虑,我觉得应该考虑锌、锡、铅、铁或者铜这些价格相对没有那么高的金属。

    像是银,虽然实验效果不错,但是价格太高了。

    甚至锡和铜这些东西也有点太贵了,能够越便宜越好。”

    赖远弘跟洪益算是同学,只不过当时不是一个班。

    所以哪怕如今双方有了合作,赖远弘也没有那么客气的叫“洪掌柜”。

    当然,洪益也不会客气的说“赖教谕”。

    大家都直呼其名,反倒是相处的更加舒服。

    “我们是作坊,不是书院里头的实验室,所以研究电池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找到可以大规模生产的方案。

    所以我完支持你的观点,接下来重点从这些金属方面寻找制作电池的方案。

    其中锌和锡在大唐的各个作坊里头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每年的需求不低,价格也不算便宜了。

    至于铜就更加不用说了,那可是铸钱的材料。

    反倒是铅这个东西,各个作坊的需求是比较少的,但是产量却是不低。

    目前为止,铅矿的价格跟铁块的价格也差别不是很大,就跟精钢的售价差不多。

    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利用铅作为主要的材料,再结合其他的一些溶液和材质,最终看看能不能制作出我们需要的蓄电池出来。”

    到现在为止,洪益的研究重点还是放在了给煤油发动机提供一个蓄电池。

    当然了,后面这个蓄电池到底能够用来干什么,他也还没有想好。

    主要是电这个东西,对于大唐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

    “你这举一反三的思路非常好,铅确实算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材质。

    从目前已知的实验情况来看,它的效果也不比其他的要差。

    不过实验中使用的方案跟我们最终要量产的还是很不一样的。

    像是我们昨天做的铅酸电池实验里头,产生的电量应该是比较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